南向通扩容推动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增长

今年南向通扩容新机制落地后,8月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单月净融资额接近700亿元,创年内单月新高。

据财联社梳理,广东、深圳、海南等多地政府拟赴港发行点心债,发行金额高达175亿元。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在16省市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为地方政府通过香港市场融资提供政策便利。

业内人士分析,内地政府在香港的点心债发行通常获得较高认购,8月香港离岸人民币资金利率下行,低利率环境为政府发债提供成本优势。在当前离岸人民币流动性持续宽松下,点心债市场大陆主权债超额利差空间不足,地方政府债的挖掘机会值得关注。

月份 发行数量 发行规模(亿元) 净融资额(亿元)
8月 103只 1230.8 690.54

Wind数据显示,8月份点心债发行103只,规模合计1230.8亿元,净融资额690.54亿元,创今年单月最佳融资表现。

广东省财政厅和深圳市财政局分别于8月12日和8月25日披露了赴港发行点心债的承销团名单,分别拟发行不超过75亿元和50亿元的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海南省财政厅近日公布了9月择机发行不超过50亿元点心债的公告,包括3年期可持续发展债券、5年期蓝色债券和10年期航天主题债券等。

招商固收团队统计,截至8月,剔除存单后点心债存量规模约2150亿美元,3年以下期限占比73%,金融债和政府债的存量规模占比较大,其中政府债占比约为32%。

历史数据显示,内地政府在香港的点心债发行通常获得较高认购,如去年深圳市发行的70亿元离岸人民币债券,订单规模达480亿元,超额认购倍数高达6.9倍。

目前点心债的买方机构仍以中资背景金融机构为主力,占比超七成,外资机构的参与度也在逐步提升。去年深圳地方债吸引了多家国际机构认购,海南后续发行的30亿元债券更获得12倍超额认购,投资者类型扩展至全球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地方政府点心债预计延续这一趋势,与当前人民币汇率企稳密切相关。8月末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升至7.09,缓解汇兑损失担忧。境内外利差存在套利空间,地方政府债这类高评级债券成本优势更为明显。

机构人士指出,随着9月美联储降息预期逐步落地,中资离岸债市场或将迎来交易风格的长短切换,资金可能从短期交易转向中长期配置,这对点心债市场的稳定发展较为有利。

历史数据显示,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新兴市场美元债和人民币债往往能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流入。随着国内政策支持地方政府拓展离岸融资渠道,深圳、海南等地常态化发债形成示范效应,离岸人民币债券将受益于风险偏好提升获得更多比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