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通擴容推動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增長

今年南向通擴容新機制落地後,8月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單月淨融資額接近700億元,創年內單月新高。

據財聯社梳理,廣東、深圳、海南等多地政府擬赴港發行點心債,發行金額高達175億元。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在16省市開展綠色外債業務試點,爲地方政府通過香港市場融資提供政策便利。

業內人士分析,內地政府在香港的點心債發行通常獲得較高認購,8月香港離岸人民幣資金利率下行,低利率環境爲政府發債提供成本優勢。在當前離岸人民幣流動性持續寬鬆下,點心債市場大陸主權債超額利差空間不足,地方政府債的挖掘機會值得關注。

月份 發行數量 發行規模(億元) 淨融資額(億元)
8月 103只 1230.8 690.54

Wind數據顯示,8月份點心債發行103只,規模合計1230.8億元,淨融資額690.54億元,創今年單月最佳融資表現。

廣東省財政廳和深圳市財政局分別於8月12日和8月25日披露了赴港發行點心債的承銷團名單,分別擬發行不超過75億元和50億元的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海南省財政廳近日公佈了9月擇機發行不超過50億元點心債的公告,包括3年期可持續發展債券、5年期藍色債券和10年期航天主題債券等。

招商固收團隊統計,截至8月,剔除存單後點心債存量規模約2150億美元,3年以下期限佔比73%,金融債和政府債的存量規模佔比較大,其中政府債佔比約爲32%。

歷史數據顯示,內地政府在香港的點心債發行通常獲得較高認購,如去年深圳市發行的70億元離岸人民幣債券,訂單規模達480億元,超額認購倍數高達6.9倍。

目前點心債的買方機構仍以中資背景金融機構爲主力,佔比超七成,外資機構的參與度也在逐步提升。去年深圳地方債吸引了多家國際機構認購,海南後續發行的30億元債券更獲得12倍超額認購,投資者類型擴展至全球基金和資產管理公司。

業內人士認爲,今年地方政府點心債預計延續這一趨勢,與當前人民幣匯率企穩密切相關。8月末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升至7.09,緩解匯兌損失擔憂。境內外利差存在套利空間,地方政府債這類高評級債券成本優勢更爲明顯。

機構人士指出,隨着9月美聯儲降息預期逐步落地,中資離岸債市場或將迎來交易風格的長短切換,資金可能從短期交易轉向中長期配置,這對點心債市場的穩定發展較爲有利。

歷史數據顯示,在美聯儲降息週期中,新興市場美元債和人民幣債往往能吸引更多國際資本流入。隨着國內政策支持地方政府拓展離岸融資渠道,深圳、海南等地常態化發債形成示範效應,離岸人民幣債券將受益於風險偏好提升獲得更多比價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