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场规模达547万台,同比增长26.8%

IDC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场规模达到547万台,同比增长26.8%。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与增程式车型的占比分别为27.6%和10.6%,而纯电车型总量同比增长34.7%,增速较2024年有所提升。

充换电基础设施与电池技术迭代

在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型过程中,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与电池技术的迭代速度成为决定产业渗透率突破的核心变量。中国充换电网络建设呈现出“超充引领、换电补充、慢充兜底”的立体化发展格局,基础设施的协同性不断增强,利用效率不断提升,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充电速度作为影响用户体验的核心指标,其技术演进呈现出清晰的阶梯式发展轨迹。2C、3C、4C、5C的迭代不断贴合于用户理想的用车与充电模式,使新能源汽车的补能体验逐步接近甚至超越燃油车。4C乃至5C超充在充电效率上实现了显著突破,有效缓解了用户的里程焦虑。

固态电池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预计将在未来的3-5年重塑动力电池的性能边界。全固态电池与当前主流的液态锂电池相比,将在能量密度、低温性能、循环寿命等方面取得全方位提升,在实现上千公里续航的同时,进一步缩短新能源车的充电时间。

智能化与电动化的深度融合

智能化与电动化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加速提升的另一核心动力。IDC预测,中国乘用车市场新能源车市场规模将在2029年接近2,400万台,年复合增长率16.2%。

IDC数据显示,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新能源车中,OTA功能前装占比超过90%。在用户探索智能化用车场景的过程中,OTA将使车机不断贴合于用户新的需求场景,持续增强智舱、智驾功能的使用粘性,加速用车场景创新的迭代速度。

IDC中国研究经理王博表示,AI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重塑着乘用车市场从设计、生产到消费者购车、用车之间的各个环节,产业链模式由垂直整合转向生态开放。智能座舱由简单的功能集合向复杂场景下的功能联动发生转化,智能化与电动化协同发展、共同迭代,为新能源车市场的增长提供不竭动力。

车型类型 占比
插电式混合动力 27.6%
增程式 10.6%
纯电车型 同比增长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