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中國新能源車市場規模達547萬臺,同比增長26.8%
IDC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車市場規模達到547萬臺,同比增長26.8%。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與增程式車型的佔比分別爲27.6%和10.6%,而纯电车型总量同比增長34.7%,增速較2024年有所提升。
充換電基礎設施與電池技術迭代
在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的轉型過程中,充換電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與電池技術的迭代速度成爲決定產業滲透率突破的核心變量。中國充換電網絡建設呈現出“超充引領、換電補充、慢充兜底”的立體化發展格局,基礎設施的協同性不斷增強,利用效率不斷提升,爲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快速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充電速度作爲影響用戶體驗的核心指標,其技術演進呈現出清晰的階梯式發展軌跡。2C、3C、4C、5C的迭代不斷貼合於用戶理想的用車與充電模式,使新能源汽車的補能體驗逐步接近甚至超越燃油車。4C乃至5C超充在充電效率上實現了顯著突破,有效緩解了用戶的里程焦慮。
固態電池技術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預計將在未來的3-5年重塑動力電池的性能邊界。全固態電池與當前主流的液態鋰電池相比,將在能量密度、低溫性能、循環壽命等方面取得全方位提升,在實現上千公里續航的同時,進一步縮短新能源車的充電時間。
智能化與電動化的深度融合
智能化與電動化的深度融合正成爲推動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加速提升的另一核心動力。IDC預測,中國乘用車市場新能源車市場規模將在2029年接近2,400萬臺,年複合增長率16.2%。
IDC數據顯示,在2025年上半年中國乘用車市場的新能源車中,OTA功能前裝佔比超過90%。在用戶探索智能化用車場景的過程中,OTA將使車機不斷貼合於用戶新的需求場景,持續增強智艙、智駕功能的使用粘性,加速用車場景創新的迭代速度。
IDC中國研究經理王博表示,AI技術的快速發展深刻重塑着乘用車市場從設計、生產到消費者購車、用車之間的各個環節,產業鏈模式由垂直整合轉向生態開放。智能座艙由簡單的功能集合向複雜場景下的功能聯動發生轉化,智能化與電動化協同發展、共同迭代,爲新能源車市場的增長提供不竭動力。
車型類型 | 佔比 |
---|---|
插電式混合動力 | 27.6% |
增程式 | 10.6% |
純電車型 | 同比增長3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