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旅游业取得亮眼成绩,政策推动旅游新发展

香港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在立法会经济发展事务委员会政策简报会上表示,香港旅游业今年取得显著成绩,今年《施政报告》中旅游篇章涉及多个政策局和部门的新政策措施,以配合旅游发展,实现香港“无处不旅游”的愿景。

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访港旅客约3320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上升12%。其中内地旅客2550万人次,非内地旅客765万人次,分别录得11%和16%的双位数增长。这些数据反映了《香港旅游业发展蓝图2.0》策略的成效。

游艇经济和邮轮旅游发展

《施政报告》提出发展游艇经济,去年建议在香港仔、南丫岛等地点兴建游艇泊位,目前发展局正积极推进。今年进一步提出优化游艇产业配套,包括访港游艇入境流程,粤港澳大湾区游艇旅游发展和合作有助于推动香港高端游艇旅游。

邮轮旅游方面,政府计划吸引更多邮轮调配到香港,预计今年邮轮访港航次比去年增加两成至188班。启德邮轮码头营运合约将于2028年到期,目前正在检视合约条件及条款,计划今年年底开展招标工作。

穆斯林旅游和盛事+旅游

香港积极发展穆斯林旅游,过去一年旅发局加强推进“认证、教育和宣传”,在“2025年全球穆斯林旅游指数”中,香港在非穆斯林旅游目的地中位列第三,获选为最具潜力的穆斯林友善旅游目的地。今年1月至8月,中东访客为5万4000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近40%。中东旅客2025年上半年人均消费约10400元港币,是整体旅客人均消费5400元港币的近一倍。截至今年八月底,已完成认证的清真友善餐厅数目由2024年年初的约100间增加至超过190间。旅发局推出资助餐厅申请清真认证计划,成功获得清真认证的餐厅,认证费可获半额资助,上限为5000元港币。

在发展“盛事+旅游”方面,香港将通过文化、体育、节庆、旅游项目等盛事吸引旅客,包括“香港美酒佳肴巡礼”、香港迪士尼乐园20周年庆祝活动、大熊猫主题活动和产品,以及香港赛马会策划的以马为主题的庆祝活动及表演。

旅游热点工作组项目和红色旅游推广

去年《施政报告》成立的“发展旅游热点工作组”已公布九个有特色的热点项目,包括打造18区主题花木园区,推广香港工业旅游、旧城中环、九龙城、维园市集、开放旧油麻地警署等深度热点旅游项目。同时,推广红色旅游,包括与深圳合作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路线,作为红色体验研学新路线,加深市民和旅客对香港抗战历史的认识。

生态+旅游和旅游大使计划

为发展“生态+旅游”,相关政策局和部门将在各自范畴推出新措施。旅发局与传媒机构合作推出“杰出服务奖励计划”,涵盖与旅游相关的多个行业,通过大众传媒表扬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的商户及从业员,鼓励各界及市民以热情好客的态度接待访港旅客。

文体旅融合政策方向

文体旅融合是文体旅局的政策方向。在文化方面,政府推动西九文化区发展、支持本地文创产业多元发展,并推广文艺盛事,如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等,吸引高端旅客。在体育方面,重点是办好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残特奥会,已与业界联手推出不同旅游产品,吸引喜欢观看运动赛事的旅客。同时,发挥启德体育园作为体育盛事和产业化重要载体的优势,推动“体育+盛事”发展,如与LIV Golf达成长远合作安排,将LIV Golf League赛事在2026年和2027年落户香港,吸引更多海外高端客户来港。

展望未来,罗淑佩表示会继续推动文体旅协同发展,打造香港旅游新面貌,为经济注入新动力。

访港旅客人数 2024年同期 2025年
总访港旅客 - 3320万人次
内地旅客 - 2550万人次
非内地旅客 - 765万人次
增长率 内地旅客 非内地旅客
2025年比2024年 11% 16%
中东旅客人数 2024年 2025年
1月至8月 - 5万4000人次
人均消费 中东旅客 整体旅客
2025年上半年 10400元港币 5400元港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