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停摆影响通胀数据发布,CPI数据质量受侵蚀

美国政府停摆可能导致重要的通胀统计数据——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无法发布,且数据质量受损。政策制定者、经济学家与投资者对原定下月发布的10月CPI数据表示担忧。尽管美国劳工统计局(BLS)获得特殊许可,召回部分员工编制9月CPI数据,但自10月1日政府停摆以来,该机构已无法收集任何新的价格信息。

通胀洞察公司(Inflation Insights LLC)总裁奥马尔·谢里夫表示,政府停摆超过一周后,数据准确性将开始下降,到第三周,数据质量可能变得非常差,甚至可能完全没有数据。

CPI数据收集的挑战

CPI的价格收集过程需要大量人力,劳工统计局需在全美范围内采集约8万种商品与服务的价格,且大部分通过每月三次、每次10天的实地调研完成。特朗普政府时期的人员削减已让这项工作颇具挑战,近几个月劳工统计局已暂停部分CPI样本采集,更多依赖“数据插补法”来填补空缺。

曾在2013年政府停摆期间担任劳工统计局局长的埃里卡·格罗申指出,工作人员可能还需加快工作进度,或因时间紧迫而加班。迈克尔·霍里根表示,该机构还可在特定价格未收集到的情况下,对统计类别权重进行调整。若停摆持续导致本月完全无法采集数据,机构将通过更长时间跨度来观察价格变化。

霍里根认为,这种方式虽非完美,但将9月与11月的价格进行对比,结果可能与9月至10月、10月至11月的正常对比相差不大,除非期间价格出现剧烈波动。

CPI数据发布的影响

原定于10月中旬发布的9月CPI报告,即便所有数据已在9月30日前完成采集,也无法按时发布。但劳工统计局接到指令,召回员工整理该数据,以确保社会保障局能按期确定明年领取者的年度生活成本调整金额。目前9月CPI数据定于10月24日发布。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表示,停摆期间缺失的数据(尤其是10月数据)可能会让政策制定者的工作更棘手。分析师安娜·王与亚历克斯·坦齐指出,数据采集时间的变动,以及可能减少的报价数量,将降低10月CPI估算的准确性,由此产生的抽样误差或持续至2026年5月。

2013年美国政府停摆期间,CPI报告曾延迟两周发布。当时劳工统计局表示,那份报告的样本量仅为常规水平的约75%。自那以后,劳工统计局已开始从更多不受停摆影响的替代渠道收集价格信息,例如汽油和汽车价格。

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在10月10日的报告中指出,无论10月CPI报告最终情况如何,其影响都可能波及其他数据发布。美国经济分析局编制的另一项通胀指标(也是美联储偏爱的指标),将CPI数据作为输入项之一;且由于劳工统计局部分价格数据为隔月采集,11月CPI也可能受到影响。

经济学家普遍提醒,不应过度解读单一数据点,这一点对于10月的任何报告而言尤为重要。花旗集团经济学家维罗妮卡·克拉克表示,“不要过分看重10月数据中任何异常之处,对其应持保留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