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门联合开展劣质拖拉机等农机产品专项整治行动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于2025年10月23日发布了《关于开展劣质拖拉机等农机产品专项整治的通知》,旨在全面规范拖拉机等农机产品行业秩序,加强源头管控,净化市场环境。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将从2025年10月持续至2026年3月,为期半年。
目标任务:整治行动将突出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从顶层制度到监管执法全面发力,全链条规范拖拉机等农机产品行业秩序。行动目标包括完善标准体系,调整优化环保信息公开制度措施,加强生产源头管控,实行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执法,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及违法违规使用国Ⅱ发动机、劣质“三无”拖拉机等违法行为,并加大警示曝光和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农户辨识能力,保障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整治措施:
(一) 强化生产源头管控:生态环境部门将修订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明确生产出口用途的非道路移动机械不执行我国排放标准要求,调整优化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信息公开平台。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将加快推动大马力拖拉机等标准制修订,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
(二) 开展监督检查:生态环境部门将通过现场检查、抽样检测等方式,加强对新生产、销售拖拉机等非道路移动机械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拖拉机等农机产品质量监管,加大生产和流通环节质量监督检查和抽查工作力度。农业农村部门将依法依规做好使用管理工作,执行对“三无”拖拉机不予登记上牌、不予补贴等规定。
(三) 督促指导电商平台问题排查:强化部门协同,加大对电商平台特别是直播电商的监管力度,指导督促电商平台开展网售拖拉机等农机产品问题排查,建立完善的经营者和产品资质公示审核机制,重点审核产品主要参数(发动机排放标准:国Ⅱ、国Ⅲ、国Ⅳ等),压实平台主体责任。
(四) 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各部门将依法对生产、销售及违法违规使用国Ⅱ发动机、劣质“三无”拖拉机等农机产品的违法行为进行全链条打击,强化信用监管,将相关行政处罚等信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依法公示。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列入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五) 强化社会共治: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群众举报的问题线索及时核查处置。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产品知识,发布消费提示,提升农户质量意识和辨识能力。
组织保障:
各地要充分认识本次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责任分工,推动各项措施落实。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产品和重点问题,深挖问题线索,铲除相关产业链条。加强部门合作、区域协作、执法联动,做好信息共享和联动处置,形成工作合力,重拳整治违法行为,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本文编选自“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FOREXBNB编辑:徐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