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0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分析

根据中指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5年1-10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2025年1-10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达到7838亿元,同比增长26.4%,显示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增长态势。尽管这一增幅较1-9月有所收窄,主要是由于9月份多宗大规模收并购地块导致增速较高。拿地企业主要以央国企为主,其中拿地金额前十的企业中有8家为央国企,部分民企也表现出一定的投资强度,特别是在浙江和四川的民营房企拿地较为积极。

新增货值排名及联合体拿地趋势

从新增货值来看,中海地产、招商蛇口和绿城中国位列前三。中海地产以1870亿元新增货值位列第一,招商蛇口以1807亿元位列第二,两家企业均通过获取上海城市更新项目大幅提升货值。绿城中国以1209亿元位列第三。TOP10企业2025年1-10月新增货值总额为10449亿元,占TOP100企业的48.1%,新增货值门槛为72亿元。

10月份,多宗土地拿地方为联合体,主要集中在一二线核心城市,如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和杭州、成都等热点二线城市。联合体拿地主要是为了应对市场不确定性,将市场风险如销售不畅、价格波动等由多家企业共同承担。联合体企业性质多采用“央企+地方国资”的形式,也有部分“房企+资方”的拿地形式。

重点区域及城市房企拿地情况

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位居四大城市群之首。2025年1-10月,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为2617亿元,京津冀TOP10企业拿地金额为1020亿元,中西部TOP10企业拿地金额为588亿元。

从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来看,央企、国企和地方国资仍是主力,民企仅在重点深耕区域补充土储。招商蛇口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四个城市拿地金额均进入前十;建发在杭州、北京、苏州和成都四个城市拿地金额进入前十,绿城和保利均在3个城市的拿地金额位列前十,头部企业聚焦核心城市加大力度补仓。滨江集团聚焦杭州,在杭州位列拿地金额第一;大华集团在上海增加土地储备;嘉禾兴地产进入成都拿地金额前十。

从全国住宅用地成交总价TOP10来看,10月高总价地块主要集中在上海和北京。入榜地块中,上海有4宗入榜,总成交金额高达170亿元,其中,静安区C070102单元32-04地块及32-08地块地下空间地块以总成交价77亿元位列第一。北京有2宗地入榜,总成交金额为54亿元。西安、广州、苏州和东莞各1宗。从拿地企业来看,有4宗地块为联合体拿地。

城市 拿地金额(亿元)
长三角 2617
京津冀 1020
中西部 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