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金融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建设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具有重大意义。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特别强调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性,并对此作出了战略部署。中央金融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金融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王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深入解读了这一部署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
深刻认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大意义
王江指出,自“十四五”以来,金融系统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下,全面加强金融系统党建工作和全面从严治党,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目标,并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对金融强国建设的科学内涵和目标任务做了全面系统阐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战略部署,为我国金融事业发展擘画了壮阔蓝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必然要求。在“十五五”期间,我国金融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将依然复杂严峻,必须增强金融整体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深刻把握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理论内涵、实践要求
王江强调,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六个坚持”重要原则,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过程中必须抓好贯彻落实的。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最本质的特征,而建设金融强国是一项开创性事业,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创新性和实践性。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加强六大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建设,包括强大的货币、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监管和金融人才队伍。同时,必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并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扎实推进金融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
“十五五”时期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包括:
1. 持续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和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2. 深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包括支持科技自立自强、绿色转型、普惠金融体系、养老金融体系和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
3.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升资本市场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
4. 进一步优化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专注主业、完善治理、错位发展。
5. 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高上海金融市场价格影响力,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6. 全面提高金融监管能力,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强化央地监管协同,健全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
7. 着力加强金融法治建设,推动完成金融法立法,加大金融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