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公积说的是什么?
资本公积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之外,由股东投入或其他原因形成的、属于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的资金。它不是企业的营业收入或利润,而是股东出资额之外的权益积累。
▶︎我们以有限责任公司举例来说:
比如说有甲、乙两个人各自出资10万元开一家商铺,那么这个商铺的总价值就是20万元。
•甲、乙各自所占出资比例为50%
该商铺经过一年经营,不仅回了本,还又净赚了20万元。
此时有第三个人,丙看到商铺赚钱于是也想加入投资,他向甲、乙提出“我也出资10万,我们各占出资比例33.33%”,甲、乙应该答应他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商铺经过一年经营已经拥有了超额的盈利能力。
✎分析:
①丙的提议意味着以下三点
•他实际对公司的估值是:10万 ÷ 33.33% ≈ 30万元
•而市场价值(账面净资产)已经是 40万元
•所以他低估了公司价值,这是在“吃差价”
②正确做法
如果丙想持有 33.33% 的股份,他应该出资 = 40万 × 33.33% ≈ 13.33万元
股东 | 出资金额 | 占股比例 | 总出资占比 |
甲 | 10万 | 25% | 25% |
乙 | 10万 | 25% | 25% |
丙 | 13.33万 | 33.33% | 33.33% |
合计 | 40万 | 100% | 100% |
总结:如果丙最后以13.33 万元入股,只登记 10 万为注册资本,剩下的 3.33 万元就计入资本公积。
来源 | 说明 | 示例 |
股本溢价 | 出资高于面值,超出部分记入公积金 | 每股面值1元,实际出资3元,多出2元 |
接受捐赠 | 企业收到别人无偿赠送的资产 | 他人送设备或现金 |
资产评估增值 | 资产重估增值未计入注册资本部分 | 改制评估资产高于账面价值 |
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 汇率变动导致外币出资金额变化 | 汇率升值到账多出部分 |
企业合并形成 | 被并购方净资产大于收购价 | 并购赚了便宜,差额计入公积 |
资本公积有哪些用途?
资本公积作为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虽不能直接用于分红,但在企业运营、财务管理、资本运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主要用于转增资本、弥补亏损、增强资本实力、辅助估值等方面。
用途 | 说明 | 示例 |
转增注册资本(股本) | 把资本公积转为注册资本,提升公司资本总额 | 公司有资本公积100万,可将其中80万转为注册资本 |
弥补亏损 | 法律允许的情况下,用于抵消以前年度的亏损 | 公司上一年亏损50万,可用资本公积弥补这一亏损 |
资本结构优化 | 用于增强净资产,提高资信评级、改善负债率 | 企业增加资本公积后资产负债率从70%降至60%,便于融资 |
增资扩股定价参考 | 作为评估企业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于估值参考 | 丙想入股时,参考资本公积计算公司总价值 |
▶︎注意事项
①不能直接分红:资本公积不同于利润,不允许直接发放股息或红利;
②转增资本≠拿到现金:转增股本只是账面增加股份,不是股东实际拿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