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發貨人對特朗普總統的關稅政策感到不確定,他們選擇提前裝運貨物,導致全美最繁忙的港口在7月份處理了前所未有的集裝箱數量,這顯示了貿易政策的波動如何直接影響全球供應鏈的節奏。

洛杉磯港的運營商在週三宣佈,作爲美國最繁忙的港口,其在7月份處理的集裝箱吞吐量超過了100萬標準箱(TEU),創下了其117年歷史上單月的最高記錄。這一數字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5%,比今年6月增長了14.2%。

吞吐量激增的原因是貿易商在特朗普的進口關稅生效前搶先發貨,以便貨物能夠及時到達美國的商店,並避免潛在的成本增加。港口的執行董事Gene Seroka表示:

“今年的情況就像坐過山車一樣,而且這段旅程還沒有結束。”

此次吞吐量的激增,主要原因是進口商爲了避免關稅風險而採取的“搶先發貨”策略。

Gene Seroka明確指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直接打亂了現有的航運模式。面對可能隨時實施的關稅,進口商選擇提前將貨物運出。例如,一艘從中國東海岸出發的貨船,通常需要三到四周的時間才能到達美國西海岸的港口,這意味着企業必須提前一個月甚至更早做出決策。

除了港口吞吐量數據,獨立的航運數據也支持了這一趨勢。

數據顯示,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期間,在跨太平洋航線上航行的幹散貨船數量(以15天滾動平均值計算)達到了近75艘的年初至今最高點。這一增長與進口商爲避免關稅而採取的行動在時間上高度一致,證明貿易流量的異常波動不是由市場需求的自然增長引起的,而是政策不確定性驅動的結果。

從具體數據來看,進口貨物的激增是推動洛杉磯港整體吞吐量創下歷史新高的關鍵因素。

根據該港口運營商的數據,7月份處理的總吞吐量超過了100萬標準箱。其中,滿載的進口集裝箱量增長了約8.5%,達到了近54.4萬標準箱,與總吞吐量的同比增長率基本一致。同期,出口與進口數據合計包含的空箱數量爲354,602標準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