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4月PMI指數持平,私營經濟持續轉差

根據標普全球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的最新數據,4月份該指數經季節性調整後持平於48.3,爲去年7月以來的最低值,顯示香港私營經濟持續轉差,但收縮速度相對溫和。

五大單項指數——產出、新訂單、就業、供應商供貨時間、採購庫存——均對4月份PMI數值產生負面影響。

在新增訂單方面,4月份的跌幅爲去年7月以來最大,出口訂單跌幅則爲2022年4月以來最差。內地訂單需求持續偏弱,但跌幅較3月有所收窄。美國開徵關稅、客戶不確定走向和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均對銷情產生拖累。

私營企業在三個月內第二次縮減生產,但4月的跌幅並不顯著。行業數據顯示,4月批發及零售業的緊縮程度最爲明顯。

香港私營企業的悲觀情緒比3月更爲強烈,主要憂慮點爲美國關稅影響和經濟疲弱,整體負面情緒爲2020年10月以來最深。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學家Usamah Bhatti指出,4月出口訂單跌幅加劇至三年以來最大,是整體需求減弱的原因之一。受訪業者表示,經濟疲軟和美國關稅影響導致4月產出量和訂單需求同時走弱。企業對後續一年的經營前景持悲觀態度,悲觀情緒加深至四年半以來最強烈,因此在4月採取了精簡人手、減少採購和降低庫存水平的措施。

4月PMI指數 48.3
新增訂單量跌幅 去年7月以來最大
出口訂單跌幅 2022年4月以來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