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鋁材關稅政策未能重振美國鋁業,電價高企成致命弱點
美國總統特朗普對進口鋁材全面加徵關稅的政策,雖然改寫了全球貿易格局並推高了美國消費者成本,但未能實現其核心目標:重振本土鋁業生產。相反,由於生產成本持續攀升,特別是美國電價遠超國際競爭對手,本土冶煉廠正接連關停而非重啓。
25%的鋁關稅對實體市場的影響尤爲顯著。倫敦金屬交易所提供的基準鋁價外,實際採購成本還需計入區域交貨溢價,而當前溢價主要反映的正是關稅成本。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摩根大通分析師指出,今年迄今爲止,歐洲溢價同比降幅超30%,這種巨大價差正是美國貿易政策直接導致的。
全球第二大鋁業巨頭挪威海德魯(NHYDY.US)首席財務官Trond Olaf Christophersen表示,這些成本終將由下游用戶承擔。他指出,關稅是一種成本“轉嫁”,關稅實施以來,海德魯股價已暴跌約17%。
以生產車頂行李箱著稱的海德魯客戶Thule Group已經感受到了關稅的衝擊。該公司表示,儘管其美國銷售產品多爲本土製造,但由於鋼鋁原料價格飛漲,公司仍宣佈提價約10%。
然而這些關稅在推高美國市場售價的同時,卻未能刺激高耗能的原鋁冶煉產業復甦。據業內人士稱,根本障礙在於缺乏具有價格競爭力的長期電力供應。
電價對比
國家 | 每噸鋁電力成本(美元) |
---|---|
美國 | 550 |
加拿大 | 290 |
分析公司伍德麥肯茲的鋁市場首席分析師Ami Shivkar表示,能源成本佔冶煉總成本的重大比重,美國鋁業正被高昂電價扼住咽喉。他指出,美國每噸鋁電力成本達550美元,遠超加拿大290美元的水平。
近期行業動態印證了這一困境。2023年3月,美國鋁業(AA.US)宣佈永久關閉其自2020年以來一直閒置的27.9萬噸Intalco冶煉廠。美國鋁業表示,該設施“缺乏有競爭力的電力供應”;同樣,2022年6月,美國最大的原鋁生產商世紀鋁業(CENX.US)被迫暂时闲置其位于肯塔基州霍斯维尔的大型冶煉廠,该冶煉廠是北美最大的军用级铝生产基地,理由是“能源成本飆升的直接結果”。世紀鋁業表示,运行該設施所需的电力成本“短期內較歷史平均水平暴漲逾三倍”,因此需要削減電力,預計需停產9-12個月以待價格回落。
與此同時,非工業用電需求激增進一步擠壓行業空間。Christophersen指出,人工智能熱潮與數據中心擴張正在爭奪電力資源,美國新增的核能、風能和太陽能產能正被科技行業快速吸納。
“科技企業支付能力遠超鋁業,”他指出,與鋁生產商通常較低的個位數利潤率相比,科技行業的利潤率高達兩位數。根據Factset的數據,海德魯2025年一季度利潤率雖升至8.3%,但較上季度的3.5%仍顯脆弱。
這位首席財務官補充道:“我們的觀點是,要在美國建廠,必須獲得廉價電力,但當前市場無法滿足。缺乏有競爭力的電力正是我們無意投資的原因。”
雖然未能激活本土生產,但不可否認的是,關稅確實引發了Christophersen所說的“貿易流動重組”。當美國市場門檻抬高,金屬流向便發生轉移。
Christophersen舉例稱,當美國對加拿大鋁材加徵25%特別關稅時,加拿大生產商一度轉向歐洲市場,反而促使更多歐洲金屬填補美國需求缺口。
這種價格效應甚至波及本土廢鋁市場——中西部溢價因關稅膨脹後,廢鋁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
作爲全球最大鋁擠壓制品商,海德魯在美國同時採用本土廢鋁和進口加拿大原鋁,通過擠壓工藝生產窗框等建材。Christophersen解釋稱:“我們採購的美國廢鋁雖屬本地原料,但價格已間接包含關稅成本。實際上我們承擔了關稅,因爲廢鋁價格隨中西部溢價調整,但會立即轉嫁給下游。”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分析師證實了這一傳導機制,稱“上漲的倫敦金屬交易所價格和溢價通常會轉嫁給客戶”。這種轉嫁發生在建築等下游需求疲軟的背景下,該行在研報中強調海德魯“擠壓制品部門仍是業績軟肋”,並指出其業績指引下調,反映出建築等行業需求疲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