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光伏產品出口額下降,全球裝機量預計增長

根據中國機電商會發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我國光伏產品對外貿易分析,我國光伏產品出口額爲67.1億美元,同比下降30.5%。與此同時,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光伏新增併網容量爲59.7GW,同比增長30.5%,風光發電裝機總量首次超過火電,標誌着我國能源結構轉型的加速。

出口數據分析

具體來看,光伏硅片出口額爲2.9億美元,同比下降52.1%,出口量約爲13.2億片,同比下降11.4%;光伏電池片出口額爲8.3億美元,同比增長13.5%,出口量約20.1GW,同比增長51.1%;組件出口額爲55.9億美元,同比下降33%,出口量約57.9GW,同比下降7.4%。

產品類型 出口額(億美元) 同比變化(%) 出口量(GW或億片) 同比變化(%)
光伏硅片 2.9 -52.1 13.2億片 -11.4
光伏電池片 8.3 +13.5 20.1GW +51.1
光伏組件 55.9 -33 57.9GW -7.4

國內外市場分析

國內方面,一季度光伏新增併網容量的增長,以及風光發電裝機總量超過火電,顯示了我國能源結構轉型的積極進展。政策驅動下,儲能與綠電深化,分佈式光伏佔比超99.5%,整縣推進覆蓋超1500個縣區,農村分佈式成爲重點。

海外市場方面,我國對歐盟出口光伏組件金額爲18億美元,同比下降38.8%,出口量約18.6GW,同比下降15.6%,對歐出口份額下降3個百分點至32.2%。儘管如此,預計2025年全球裝機量在500-550GW之間,仍將保持增長趨勢。

美國市場因關稅衝突升級,去中國化、欲重振本土製造進展緩慢。中東市場則因“光伏+制氫”重塑需求結構,對TOPCon組件的採購比例已達75%。東南亞市場受美關稅影響,企業被迫出海轉移產能,印尼成爲規避美國政策風險的重要投資市場。

行業趨勢與建議

2025年全球光伏產業面臨產能佈局和貿易環境重構,市場格局深度演變,政策與金融環境變化。建議實施全球化立體佈局策略,建立全鏈條合規管理體系,創新商業模式與生態協同,充分利用行業資源加強風險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