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政策引發市場震盪,散戶逆勢操作大獲全勝
2025年4月2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宣佈加徵關稅,導致金融市場劇烈震盪。美股總市值在兩個交易日內蒸發約6萬億美元,標普500指數一度逼近熊市邊緣。然而,面對貿易政策的突變,華爾街對沖基金等專業機構紛紛撤離,而散戶卻逆勢入場,最終在政策博弈中大獲全勝。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在4月2日宣佈加稅後,僅隔一週便在4月9日宣佈暫停大部分徵稅計劃。這一反覆直接反映在股市走勢中——標普500指數在政策暫停後飆升18%,納斯達克100指數更從技術性熊市強勢反轉。數據顯示,自4月8日(關稅暫停前一日)至5月中旬,散戶投資者淨買入500億美元美股,期間累計收益率達15%,跑贏多數專業機構。
貝爾德私人財富管理公司市場策略師邁克爾·安東內利指出:“機構投資者製造了恐慌性拋售,但散戶每兩週就固定加倉,最終用持續買入化解了拋壓。”摩根大通數據印證了這一趨勢:4月最後一週,個人投資者交易量佔比飆升至36%,創下該機構追蹤以來的歷史峯值,成爲推動股市反彈的核心力量。
在關稅政策引發的市場動盪中,散戶展現出驚人的定力。美國銀行數據顯示,截至5月15日,其客戶中的個人投資者已連續22周淨買入股票,創下2008年以來最長連買紀錄。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系統性基金的美股持倉水平處於2010年以來倒數12%分位,德意志銀行模型顯示這類基金實際處於“謹慎減倉”狀態。
Roundhill Investments首席執行官戴夫·馬紮分析稱:“當專業投資者被恐懼支配時,散戶卻展現出‘鑽石手’般的堅定。”他們不受業績基準束縛,也不用應對客戶贖回壓力,這種“無負擔買入”反而成爲制勝關鍵。
支撐散戶逆勢操作的,是多次危機中“越跌越買”的成功經驗。33歲的醫療創業者梅耶·大衛多夫在關稅風波中加倉黑石(BX.US)、英偉達(NVDA.US)等龍頭股,他直言:“儘管這種波動並不容易承受,但我的重點是美國經濟的長期走勢。”
對於酒店顧問兼私人廚師科林·森託來說,買入的信號是當電視網絡和華爾街投資者齊聲警告市場即將崩盤時。隨後,億萬富翁對沖基金經理比爾·阿克曼開始批評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他確信這是買入更多股票的時機。
森託表示,他對股市堅不可摧的信心源於他經歷了新冠疫情。當時,標普500指數在2020年3月23日觸底,但隨後一年反彈約75%,創下了該指數有史以來表現最好的12個月之一。儘管特朗普在貿易問題上的搖擺不定帶來了風險,但與他同齡的其他投資者也同樣對股市抱有堅定的信心。
數據顯示,40歲以下投資者職業生涯貫穿2009-2020年牛市週期,他們對市場波動承受閾值更高。然而,今年仍然充滿挑戰。根據摩根大通的數據,儘管散戶投資者在4月份表現不錯,但截至5月15日,該羣體的股價下跌了約2%,而標普500指數則基本持平。
市場的強勁表現也增強了散戶投資者的信心。五年前新冠疫情崩盤後的熊市僅持續了33天,創下了有記錄以來的最短熊市。2022年的通脹恐慌導致標普500指數在一年內下跌了19%,但隨後連續兩年回報率超過20%。
散戶的崛起正在重塑美股生態。據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7月底,標普500指數連續356天沒有出現2%的跌幅,這是自2007年以來最長的連續下跌記錄。摩根大通預測,2025年散戶交易量佔比將達19.5%,雖低於2021年“散戶抱團股”狂潮時的24%,但仍較疫情前大幅提升。
金融規劃師道格拉斯·博內帕斯指出:“市場結構已今非昔比。”雖然仍有投機者炒作零日到期期權,但多數散戶採用定投策略。這種“中間路線”恰恰解釋了他們既能抵禦恐慌,又能把握政策反轉機遇的原因。
隨着白宮近期釋放貿易談判緩和信號,美股已收復關稅風波以來大部分失地,標普500指數距歷史高點僅剩4%。這場由政策突變引發的市場博弈,最終以散戶的勝利告終,也爲機構投資者敲響警鐘:在信息傳播極快、交易門檻降低的當下,傳統投資範式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