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提議對進口銅材徵收50%關稅,或削弱美國製造業競爭力
美國彭博社專欄作家馬修·伊格雷西亞斯批評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的對進口銅材徵收50%關稅的提議,認爲這反映了政府在經濟政策上的混亂。特朗普在Truth Social平臺上強調銅在多個關鍵領域的重要性,包括半導體、飛機、船舶、彈藥等。然而,伊格雷西亞斯指出,提高铜材成本将使美国在建造飛機等方面失去竞争力,同時增加國內半導體製造業的難度,並加劇造船業的困境。
美國大部分銅進口來自智利、加拿大和祕魯,而國內銅產業產量約佔所用銅量的一半,主要來自亞利桑那州。伊格雷西亞斯認爲,從西半球友好國家進口銅並無戰略問題,而提高銅材價格可能削弱美國在關鍵行業的競爭力。
特朗普貿易政策的後果
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導致美國專注於資源開採和初級商品生產,放棄複雜製造品生產。他借鑑了漢密爾頓主義傳統中的關稅政策,卻忽略了現代經濟的演變特徵。如今,成品往往是由全球各地的零部件組裝而成,每個零部件都包含大量原材料。
各國通過在產業鏈高端領域專業化生產而變得更加富裕。特朗普的政策可能導致去工業化,犧牲銅使用行業以發展銅開採行業。要成爲製造業強國,美國產業需要廉價的投入品。
產業政策與現代經濟
儘管19世紀支持工業化的政治家們曾支持徵收關稅,特朗普可能高估了關稅在促進工廠發展方面的重要性。經濟增長依賴於人口擴張和資本積累,而關稅可能抑制資本積累。
一項嚴肅的產業政策應考慮爲具備半導體、電池和造船等領域工作經驗的技能型工人設立簽證計劃,避免採取使情況更糟的舉措。特朗普的懷舊式經濟政策使美國離成爲更有利於生產世界所需物品的國家的目標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