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地區7月核心CPI同比上漲2.9%,日本央行加息路徑受關注

根據日本總務省最新數據,7月東京地區(不含新鮮食品)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9%,較6月的3.1%有所回落,這是自3月以來該指標首次跌破3%。

此數據發佈之際,日本首相石破茂因選民對高物價不滿而在週日選舉中遭遇歷史性挫敗,執政聯盟在國會兩院均未獲得多數席位。

市場普遍預測7月通脹率將放緩至3%,主要基於東京都政府夏季免除部分水費對物價指數形成下行壓力,以及能源價格在去年大幅上漲後逐步回落。數據顯示,東京水費已連續第二個月下降34.6%,創1971年有統計以來最大降幅。

儘管如此,扣除能源價格後的核心通脹指標仍同比上漲3.1%,與上月持平,顯示深層價格壓力依然存在。農林中央金庫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南武志分析指出,能源價格、水價調整及大米價格波動是本輪通脹回落的主因。他預計未來通脹將延續降溫趨勢,且降溫速度與日本央行預期基本同步。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電力天然氣成本下降減緩了整體物價漲幅,但家庭實際生活成本壓力尚未明顯緩解。加工食品及外出就餐成本仍受大米價格飆升影響,7月大米價格同比上漲81.8%,雖較6月90.6%的漲幅有所收窄,但仍處於歷史高位。

月份 大米價格同比漲幅
6月 90.6%
7月 81.8%

日本政府已採取釋放緊急儲備等措施抑制米價,但效果尚未完全顯現。不含生鮮食品的食品類價格同比上漲7.4%,創2023年9月以來最大漲幅,帝國數據庫統計顯示本月將有2105種食品提價,漲幅達去年同期五倍,這也是自2022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漲價潮。

選民對日用品價格飛漲的不滿直接反映在選舉結果中。石破茂在失利後表示將繼續留任,但部分議員已要求其辭職。儘管特朗普政府意外宣佈的貿易協議曾短暫提振市場信心,但選舉挫敗仍使政策走向充滿不確定性。

投資者正關注政府是否會通過發放現金補貼或調整消費稅來應對通脹壓力,首相此前已提出現金補貼方案,而反對黨則承諾削減消費稅。

日本央行將於7月31日公佈最新政策決議。副行長內田真一週三表示,當前通脹表現強於預期,可能上調通脹預測。在特朗普貿易協議提振市場信心後,內田的講話進一步強化了加息預期。

數據顯示服務價格同比上漲2.1%,與上月持平,顯示通脹壓力分佈趨於均衡。長期勞動力短缺推動企業持續提高工資,央行調查顯示家庭對未來一年物價漲幅預期達12.8%,這成爲支撐通脹韌性的重要因素。

儘管56位受訪央行觀察員均預測7月政策利率將維持0.5%不變,但通脹數據及政治局勢變化仍可能影響後續決策。南武志認爲,在高通脹背景下,石破茂政府將繼續面臨要求採取更多措施緩解民生壓力的訴求,如何平衡財政刺激與結構性改革將成爲關鍵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