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Data.TSLombard報告:美聯儲與財政部流動性政策對股市的影響及未來風險
知名市場研究機構GlobalData.TSLombard在其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美聯儲與美國財政部釋放的過剩流動性是推動全球股市牛市上漲的核心力量,這種政策扭曲了市場,導致高估值泡沫的形成。該機構質疑這種流動性支撐能維持多久,並警告華爾街對美股兩大核心指數——標普500指數與納斯達克100指數的擔憂情緒日益增加,特別是在科技巨頭業績可能未達預期的情況下,市場可能面臨下行風險。
流動性與股市的關係
GlobalData.TSLombard的分析顯示,量化寬鬆政策實際上已使美聯儲成爲財政部的“銀行家”,導致商業銀行存款激增,遠超貸款增長。這些未被貸出的資金正流向並推高金融市場,成爲股市上漲的強勁驅動力。
美國首席經濟學家Steven Blitz在報告中提到:“股票市場真正應該翻越的‘憂慮之牆’在於,美聯儲/財政部聯手提供的流動性還能讓美股極端的高估值維持多久。”他預計,短期內流動性流入將遠低於上半年。
Blitz強調,標普500指數與企業實際利潤之間存在顯著缺口,過去兩次出現如此大的背離——20世紀60年代中期和互聯網泡沫期間,這兩大時期的後續10年的美國股票年化實際回報分別爲-4%和-6%。
短期風險與未來展望
GlobalData.TSLombard認爲,第三季度風險資產存在重大風險。隨着美國財政部恢復6000億美元國債發行計劃吸走流動性、“美國例外論”出現裂痕後外資流入大幅縮減以及美聯儲每月繼續縮表大約50億美元,強勁的流動性順風將轉變爲逆風。
Blitz在研報中強調:“當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增長全面放緩、宏觀數據增長基本停滯時,高估值股票市場容易出現大幅下跌。”
展望未來,報告總結稱,投資者面臨的關鍵賭注並非市場是否高估,而在於美聯儲和財政部能否成功且繼續執行他們所主導的長期以來不斷膨脹的資本市場擴張計劃。
摩根大通量化策略師喬杜裏(Khuram Chaudhry)團隊警告稱,全球股票市場——尤其是美股,已經出現自滿的跡象。他們指出,全球企業獲利下修幅度大幅超過上調幅度,市場環境似乎充滿了看漲情緒、投機和日益高漲的自滿情緒。
摩根大通分析師表示,過去一個月,全球企業盈利淨下修14.3%,過去三個月淨下修18.7%。儘管美股企業的調降幅度較小,但亞洲和歐洲等地區的每股盈利下修速度顯著加快。
Stifel首席股票策略師班尼斯特(Barry Bannister)警告投資者,不要對當前漲勢太過自信,當前美股估值處於歷史最高附近且美國經濟可能大幅放緩,美股顯著回調的可能性非常大。班尼斯特預計,儘管美國股市自4月份暴跌以來大幅上漲,但2025年下半年可能遭遇拋售。他將標普500指數的年底目標定爲5,500點,這意味着該基準指數將較當前水平下跌約15%。
全球企業盈利淨下修 | 百分比 |
---|---|
過去一個月 | 14.3% |
過去三個月 | 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