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創科產業引導基金”獲立法會通過,關注點包括回報率和投資分配
港府提出的“創科產業引導基金”計劃,旨在推動科技創新產業的發展,已獲得立法會財委會的批准,該基金的承擔額爲100億港元。多名議員對基金的回報和運營問題表示關注。
新民黨葉劉淑儀指出,根據市場經驗,私募股權(PE)和風險投資(VC)公司並非都能成功,可能只有少數能夠實現盈利,因此她關注當局是否有預計投資失敗的比率,並希望當局能定期彙報。文件中提到,基金的最低資本回報率複式計算爲每年6%,但部分產業如電池、衛星硬件等,並非一定能賺錢。
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強調,基金的投資重點在於產業引導和耐心資本,與投資PE和VC公司的角度不同,投資回報的時間可能會相對較長。他提到,雖然不保證所有項目都能成功,但可以通過整合業主力量建立產業。市場通用的退出回報率爲8%,但由於計劃目的是產業引導,因此達到6%便可考慮退出。
選委界黃錦輝詢問港府如何訂立管理費的比例,以及是否會考慮將管理費與投資表現掛鉤。香港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回應稱,管理費比例爲每年不多於2%,並以投資項目總額計算。他提到,超過最低資本回報率後,基金經理可享有附帶權益,以鼓勵提升基金回報。
選委界譚嶽衡關注投資初創公司和龍頭企業的不同意義,詢問港府是否會規定基金投資的分配和比例。孫東回應稱,港府需爲創科投資“搭臺”,引導資金投資,計劃目的是促進香港產業發展,不論是投資小企業還是龍頭企業,只要能儘快達到目的即可,因此不用規定分配。
勞聯林振昇追問,若全部資金集中在龍頭企業,缺乏資金支持初創企業,可能會偏離計劃原意的支持不同發展階段企業,並關注終止與基金經理合作的原則和機制。李國彬表示,由於市場變化快速,不適合定“好死的比例”,相信投資基金經理會從風險管理角度,在投資不同類型或階段公司中找到平衡。有關終止合作的權力,相關條款會列在合約上。
最低資本回報率 | 每年6% |
---|---|
市場通用退出回報率 | 8% |
管理費比例 | 每年不多於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