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穩定幣條例》將於8月1日實施,香港金管局在7月29日下午披露了穩定幣牌照監管制度,併發布一系列配套文件。

香港監管局表示,發牌將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有意較早獲得批牌照的機構應於2025年9月30日之前向金管局提交申請。

“嚴禁炒作”是香港金管局始終強調的內容,金管局在會上也強調,截至今日,金管局尚未發出任何牌照,虛假聲稱自己爲持牌人或申請人均屬違法。

監管細則落地,穩定幣牌照申請在即,不少券商第一時間給出解讀,從申請時間線,牌照資質要求、到發牌機構的猜想等多個要點進行了解讀。業內預期,首批發牌數量肯定非常少,並調侃“申請門檻難度直追銀行”。

要點一:明確首批牌照申請時間線

香港金管局披露,相關牌照制度共包括四份文件,分別爲《持牌穩定幣發行人監管指引》諮詢總結及指引、《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指引(持牌穩定幣發行人適用)》諮詢總結及指引、與發牌制度及申請程序相關的《穩定幣發行人發牌制度摘要說明》以及《原有穩定幣發行人過渡條文摘要說明》。

上述兩套指引將在在8月1日正式生效。市場參與者應遵守。

香港穩定幣牌照申請細則落地 門檻直追銀行?券商詳解四大核心要點 - 圖片1

香港金管局表示,鼓勵有意向申請牌照的機構把握溝通機會,於2025年8月31日或之前通過指定郵箱與金管局取得聯繫。此舉旨在讓申請機構能夠及時瞭解監管期望,獲得針對性的反饋,從而更好地完善申請材料,提高申請效率。

監管強調,穩定幣牌照發放將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但對於那些準備充分並希望儘早獲得審批的機構,香港金管局設定了首個重要時間節點:2025年9月30日。有意在此批次獲得考慮的機構,需在該日期或之前向金管局提交申請。

不過,公開資料顯示,金管局副總裁陳維民明確表示,9月30日並非最終截止日,未進入首批名單的機構仍有機會。首批牌照名單預計將於2026年初公佈。

要點二:穩定幣發行人資質門檻“堪比銀行”

國泰海通非銀劉欣琦團隊、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金融團隊等分析師對對上述四項文件進行了梳理,並圍繞着申請人資質要求、儲備資產要求、反洗錢、原有發行人過渡期等要求進行解讀。

首先,在申請人資質要求方面,申請人須爲中國香港註冊法團或認可機構,符合要求的財政資源不少於2500萬港元已繳股本或可自由兌換爲港元的另一貨幣。

其次,在儲備資產要求方面,持牌人應制定政策程序,確保儲備資產全額支持。儲備資產範圍包括現金、期限不超過3個月的銀行存款、期限不超過1年的政府、中央銀行等的申索或由其擔保的高流動債券或以其爲抵押品的隔夜逆回購協議,須以指明穩定幣參照貨幣計價,若使用其他貨幣作爲儲備資產,需獲得香港金融管理專員事先的書面批准。

香港穩定幣牌照申請細則落地 門檻直追銀行?券商詳解四大核心要點 - 圖片2

第三,在反洗錢方面,發行人需對客戶錢包(含託管與非託管錢包)的交易,持有人的身份等持續監控,同時對非託管錢包交易需採取額外風險控制,嚴防洗錢及恐怖融資風險。

第四,穩定幣種類與隔離方面,每類指定穩定幣的儲備資產池須與該類穩定幣參考資產一致;每類穩定幣的儲備資產須與其他儲備池隔離;以及需通過有效信託安排確保儲備資產獨立於發行人。

第五信息披露方面,發行人須每日編制流通穩定幣面值及儲備資產市值與構成報表,每週報告提交金管局;需接受外部審計師認證,包括儲備資產市值與構成、流通穩定幣面值、储备资产是否充分支持流通穩定幣面值等内容出具认证报告,並在期末後1個月內披露。

第六,在原有發行人過渡期方面,《原有穩定幣發行人過渡條文摘要說明》主要內容是設立6個月過渡期,處理之前在香港已有穩定幣發行業務的機構,向其發放臨時牌照。有意申請牌照的原有發行人最晚應於2025年10月31日前進行申請。發行人應積極申請正式發行牌照,若在條例生效後3個月內未能申請成功,需在條例生效後4個月內有序結束在港業務。

要點三:預計首批僅個位數牌照獲批,業內多有猜想

對於發牌數量,此前港府早有定論,對於穩定幣發行人資質採取謹慎的態度,首批穩定幣牌照發放數量將嚴格控制在個位數。香港金管局總裁餘偉文此前明確表示“在初階段充其量只會批出數個穩定幣牌照”。

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此前也表示,考慮到穩定幣作爲相對新興產物所涉及的風險,以及對用戶保障和市場承載力的考量,牌照發放設有相當高的門檻。獲得牌照的穩定幣發行人必須具備實際應用場景,以穩健和可持續的方式運營業務。據悉,跨境境貿易成爲重要應用場景之一。

事實上,此前已有數十家機構主動接觸金管局團隊,有的明確表示有意申請穩定幣牌照。

香港金管局早在2023年3月推出“穩定幣發行人沙盒項目”,旨在爲擬發行穩定幣的機構提供受控測試環境,允許其在監管豁免下驗證業務模型和技術系統。

同年7月,首批穩定幣發行人沙盒名單公佈,京東集團旗下的京東幣鏈科技(香港)、圓幣創新科技提出申請,三家渣打銀行(香港)、安擬集團、香港電訊(HKT)選擇聯合申請。

包括5家機構,其中區塊鏈科技公司兩家,即京東集團旗下的京東幣鏈科技(香港)、圓幣創新科技,另外三家渣打銀行(香港)、安擬集團、香港電訊(HKT)選擇聯合申請。

2025年2月,渣打銀行(香港)、安擬集團、香港電訊共同發表聲明稱,三家企業已達成協議,將成立合資公司,期望向香港金管局申請牌照,發行與港元掛鉤的穩定幣。

今年6月,螞蟻集團、京東集團均傳出穩定幣牌照申請的消息。

此前,螞蟻集團表示,旗下國際業務部門正計劃在新加坡和香港申請穩定幣牌照,總部位於新加坡的螞蟻國際計劃在香港的《穩定幣條例》於8月生效後立即申請穩定幣發行牌照。

6月17日,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明確表示,京東希望在全球所有主要的貨幣國家申請穩定幣牌照,然後通過穩定幣的牌照實現全球企業之間的匯兌,將全球跨境支付成本降低90%,效率提高至10秒鐘之內。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餘偉文在《行穩致遠的穩定幣》一文中提到,“在初階段充其量只會批出數個穩定幣牌照”。我們認爲爲數不多的發行牌照會優先發放給擁有跨境支付等相關應用場景的公司。不過,監管也同時強調,前期進入“沙盒”的機構也並不意味着必然會獲得牌照。

關注四:穩定幣發行與交易牌照爲何如此重要?

在業內看來,中國香港《穩定幣條例》生效及美國《天才法案》不約而同在推進穩定幣立法,標誌着全球主流金融體系對穩定幣的合規化接納。作爲貨幣演變的數字新階段,穩定幣正在而且將深刻重構全球跨境支付、貿易結算及資產配置範式。

華西證券認爲,穩定幣及其他虛擬資產納入傳統金融體系可能帶來三種變化,一是持牌平臺或服務商將成爲主流,選擇受監管的交易平臺與穩定幣資產風險更低;二是RWA等真實資產上鍊成爲監管重點;三是牌照成爲估值的重要支撐因素,持有核心牌照的頭部公司具備先發優勢與護城河。

關於誰能首批獲得穩定幣發行牌照,螞蟻集團、京東集團都被看好。而在交易環節,多家中資券商已經獲得入場券。

不完全統計顯示,6月25日,國泰君安國際宣佈斬獲香港虛擬資產交易全牌照,引來市場高度關注與積極反饋。同月,東方財富旗下哈富證券獲香港證監會批准開展虛擬資產交易服務;天風證券宣稱,全資子公司天風國際證券也已獲香港證監會批准,可透過綜合賬戶安排提供虛擬資產交易服務;7月,招銀國際證券宣佈獲香港證監會批准虛擬資產交易服務相關牌照。

方正金融團隊認爲,穩定幣有望成爲國際支付體系破局者,以香港先行試點穩定幣戰略意義重大,堅定看好加密貨幣產業鏈投資機會。

本文轉載自“財聯社”,FOREXBNB編輯:李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