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數字資產交易平臺牌照發放及金融科技創新進展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在答覆立法會議員時表示,自迅速發牌程序推行以來,其適用範圍已擴展至所有數字資產交易平臺牌照的新申請者,以促進更多不同背景的數字資產交易平臺營運者在香港展開業務。
截至2025年七月初,香港證監會已正式發牌予11個來自本地和海外的數字資產交易平臺,並正在處理另外九個牌照申請。牌照申請處理時間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申請人提供的資料是否完備、證明文件是否齊全,以及申請人對證監會評覈過程中進一步資料提供所需時間等。
爲了提高效率,證監會自2024年六月起推行迅速發牌程序,對被認爲可能獲發牌的數字資產交易平臺申請者進行風險爲本的現場視察,並與申請者的高層及最終控制人就監管標準進行直接溝通,有效縮短了牌照批出所需時間。2025年一月起,迅速發牌程序的適用範圍擴展至所有新申請者,要求申請者先落實內部政策、程序、系統及監控措施,然後進行外部評估,證監會將監督整個外部評估過程。
監管沙盒機制
金管局、證監會和保險業監管局等監管機構設有不同監管沙盒機制,允許代幣化、區塊鏈、生成式人工智能及保險科技等金融科技在實際應用前,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測試創新用例,並獲取監管機構的技術支持及監管意見。監管機構設計沙盒時會參考海內外經驗,以締造健康及可持續的市場環境,協助金融機構抓住機遇,負責任地採用金融科技。
代幣化發展
政府在2023年和2024年先後兩次以代幣化形式發行綠色債券,展示了代幣化方案的效益,並獲市場歡迎。這兩次債券發行分別是全球首批政府代幣化綠色債券及全球首批多幣種數碼原生代幣化債券。政府已宣佈將代幣化債券發行常態化,並在2025至26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中提及,金管局目前正爲第三次發行作準備。
證監會在2024年認可了首項可供香港散戶買賣的代幣化投資產品,該黃金代幣允許投資者購買實金擁有權的一部分。2025年第一季度,證監會認可了亞太區首批三隻容許散戶投資的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截至2025年三月底,這些基金的管理資產總值超過七億港元。
金管局的Ensemble項目積極鼓勵創新應用場景,包括代幣化傳統金融產品(如貨幣市場基金及其他基金)以及現實世界資產(如電動車充電站)的收益流。證監會作爲Ensemble項目的主要合作伙伴,與金管局共同促進資產管理行業相關代幣化的廣泛應用。金管局亦正探索建立創新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並提供統一的技術基礎,促進銀行間代幣化存款的結算。
已發牌數字資產交易平臺數量 | 11個 |
---|---|
正在處理的牌照申請數量 | 9個 |
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管理資產總值 | 超過七億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