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就業數據大幅下修,統計體系信任危機加劇
最新就業報告顯示,美國就業增長數據遭遇疫情以來最大幅度下修,徹底改寫了近月勞動力市場圖景。美國勞工統計局(BLS)週五公佈的7月就業報告顯示,5月和6月非農就業人數合計下修近26萬。這兩個月的修正部分源於季節性調整問題,但經濟學家認爲,這也是普遍存在的低迴復率趨勢。
美國總統特朗普迅速抓住這一修正,在社交媒體發文稱這是"重大失誤",同時宣佈解僱勞工統計局局長埃裏卡·麥克塔夫。
修正主要集中於州和地方政府的教育部門——該領域6月數據曾顯著推高就業總量,但一個月後遭大幅下修。勞工統計局在聲明中解釋,這些領域約佔修正總量的40%,"主要源於常規操作中對初值發佈後補充/修正樣本的納入"。
統計調查回覆率持續走低
這揭示了比勞動力數據更令人擔憂的深層趨勢:統計調查回覆率持續走低。勞工統計局在三個月週期內對企業進行薪資調查,隨着更多企業回覆會獲得更完整圖景。但首次調查的回覆率持續萎縮,近月初始收集率屢次跌破60%——遠低於疫情前約70%的常態水平。
通脹洞察公司總裁奧馬爾·沙里夫指出,"缺失數據越多、後期補報越集中,修正幅度超預期的風險就越大","50%的回覆率根本不夠。"就業報告由企業調查(產生薪資數據)和家庭調查(計算失業率)組成,後者回覆率同樣下滑。但勞工統計局稱分析顯示"收集率與薪資數據後續修正無顯著關聯"。
隨着公衆對繁瑣調查的反感加劇,以及對政府機構信任度下降,統計回覆率已持續多年走低。統計機構還面臨預算緊縮和人手不足的困境,這在特朗普任內愈發嚴峻。
政策劇變影響數據質量
安永-帕特農首席經濟學家格雷戈裏·達科表示,"政府機構資金削減正在影響經濟數據收集分析能力","勞工統計局所有報告未來都可能出現更大波動。"
本週早些時候,美國勞工統計局表示,其消費者物價指數(一份重要的通脹報告)樣本中,平均約有15%的數據被暫停收集。此前,該機構在6月份曾宣佈暫停在三個大都市地區的數據收集,並表示,當現有資源無法支持數據收集時,就會暫停收集數據。
加拿大豐業銀行資本市場經濟主管德里克·霍爾特提出另一可能原因:華盛頓的政策劇變。霍爾特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在僱主們忙於應對貿易、移民、財政和其他政策快速變化的影響的動盪之中,數據質量可能會因低迴復率而進一步受損。”
在此次報告前,美聯儲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就將"預期數據修正"列爲本週投票支持降息的理由,與多數同僚立場相左。
除了勞工統計局 (BLS) 對就業數據進行的滾動修訂外,每年二月還會發布一次更大規模的年度修訂,以便與更準確但時效性更低的數據來源進行對比。勞工統計局會提前幾個月發佈初步的修訂預測,去年的預測值是自2009年以來最大的。
月份 | 非農就業人數下修(萬人) |
---|---|
5月 | 數據未提供 |
6月 | 數據未提供 |
合計 |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