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研報:特朗普關稅政策對美國通脹的影響分析

中信證券在其最新研報中指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具有普遍性和稅率大幅提升的特點,美國企業普遍具備較強的成本轉嫁意願與能力,預計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將逐步向下游消費端傳導,美國通脹壓力不容忽視,下半年通脹上行趨勢或將逐步顯現。

美國關鍵通脹指標詳解

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是衡量通脹的兩個關鍵指標。

指標名稱 發佈機構 統計方法 覆蓋範圍
CPI 美國勞工統計局(BLS) 月度跟蹤一籃子消費品和服務價格 食品、能源、住房、交通、醫療等
PCE 美國經濟分析局(BEA) 基於商業調查數據,統計口徑更廣 反映整體經濟的真實消費結構

CPI指數通過從約87個城市地區的2.6萬家零售商及4000個住房單位採集約10萬個價格樣本構建,而PCE指標的權重按季度動態更新,捕捉商品和服務間的替代效應,使其在政策制定中的參考價值更高。

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歷史影響與當前影響

2017-2018年特朗普政府對華商品及鋼鐵、鋁產品實施的關稅措施,雖短期內推升美國部分進口品價格,但未形成系統性通脹風險。主要原因包括關稅涉及的商品總價值較小、美元階段性走強、通脹動能不足、進口成本增加部分內部吸收、消費者行爲的邊際替代以及企業提前囤貨等。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報告顯示,2017-2018年實施的301條款關稅推動美國國內產品價格上漲0.2%。波士頓聯儲評估顯示,2018年關稅對美聯儲核心PCE指數的貢獻爲0.1至0.2個百分點,而2020年相較於2018年美國平均進口關稅稅率提升了1%。

當前,美國通脹前瞻性指標已出現通脹抬頭的預警信號。美國ISM製造業PMI物價分項指數自2023年底開始回升,並在2025年加速上漲,該指標已近四個月連續處於69以上的高位水平,预示美國通胀压力将于今年下半年逐步显现。

風險因素包括美國經濟變動、特朗普政府政策、美國貨幣政策以及地緣政治風險等超預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