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5年年初起,美元匯率已經下降了8%,高盛預測這一下降趨勢將會繼續。面對美元的持續貶值,高盛建議,採取對沖策略以規避美元匯率風險,這比直接出售美元資產更爲有效。
8月2日,根據追風交易臺的報道,高盛在其最新的研究報告中提到,自2025年年初以來,美元相對於發達經濟體貨幣的匯率已經下降了10%,以貿易加權計算則下降了8%。儘管美元在7月初有所回升,但預計其貶值趨勢將再次啓動。歷史數據還顯示,在美元疲軟的時期,其他資產的表現可能會有很大差異,這主要取決於導致美元貶值的具體因素。
高盛的分析師Dominic Wilson和Vickie Chang在他們的最新研究報告中強調,如果美元繼續疲軟,那麼分散股票投資並減少對美國市場的投資是有一定道理的,新興市場資產可能會因此受益。但他們也指出,對沖美元匯率的策略比簡單地減少美元資產的投資更有價值。
高盛認爲,美元的結構性貶值更可能是由於投資者減少對美國資產的邊際配置意願,以及美聯儲可能採取的更寬鬆的政策。這些因素雖然導致美元貶值,但並不會對美國股市或債券市場構成重大風險。
數據顯示,自1980年以來,實際貿易加權美元指數至少有7次出現了超過10%的大幅貶值。通過對這些歷史時期的資產表現進行分析,高盛發現,除了外匯市場和黃金等與美元密切相關的資產外,其他資產的表現模式存在顯著差異。
在美元貶值期間,美國股市多數時候是上漲的,但通常以美元計價時表現不如海外市場。然而,在發達市場中,這種差距通常很小,經過匯率對沖後,美國股市實際上並沒有落後。
在美元貶值期間,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和收益率差有時上升有時下降,表明利率走勢與美元貶值之間沒有固定的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美元貶值的時期,黃金都實現了上漲,顯示了其在大宗商品體系中的貨幣屬性。而石油等其他大宗商品雖然上漲的頻率更高,但其表現的一致性相對較差。
高盛在其研究報告中構建了一個基於美國股市、美國債券和美元的分析模型,並從中提取了“美國增長”、“美國貨幣政策”和“非美國/風險溢價”三個關鍵因素。
研究發現,儘管市場對美國增長預期的變化在各個美元貶值期間並不一致,但所有美元貶值期間都涉及到美聯儲政策的偏鴿派轉向以及美國資產風險溢價的上升或非美積極因素的組合。
今年以來的多個事件已經驗證了這一分析框架:對美國增長的擔憂、美聯儲政策預期的轉變、歐洲增長預期的上調、對美國財政可持續性以及美聯儲獨立性的擔憂,都從不同角度推動了美元的貶值,但對其他資產的影響各不相同。
具體來看:
對美國增長的擔憂往往會導致美元和美股同時貶值,並對美國國債收益率形成下行壓力。
美聯儲政策寬鬆的預期會削弱美元,同時降低美國收益率並推動美股上漲。
歐洲增長前景的改善雖然也會削弱美元,但通常會伴隨着美股的上漲和美國國債收益率的上升。
基於歷史分析和當前市場狀況,高盛提出了明確的投資建議。
高盛認爲,投資者持續減少對美國資產邊際配置的意願可能會導致進一步的結構性美元貶值。在基準情況下,美聯儲的政策也可能比預期更加鴿派。這些導致美元貶值的因素未必會對美國股票或債券構成重大風險。
對於股票投資,高盛表示,如果美元持續疲軟,確實有理由分散投資並減少對美國市場的投資,新興市場資產在基準情況下可能會受益。高盛稱:
然而,考慮到許多美元疲軟時期對沖後的美股回報與全球市場相當,對美國股票配置進行外匯對沖的論據比減持美國股票的論據更有力。
高盛還特別指出,圍繞美國財政政策或美聯儲獨立性的更深層結構性風險可能會變得更加突出,在推動美元進一步承壓的同時,也可能推高收益率曲線並對美股構成一定風險。
這些尾部風險是當前在投資組合中配置美元看跌頭寸可能獨立有用的關鍵原因,同時也強化了向非美國資產適度分散投資的必要性。
~~~~~~~~~~~~~~~~~~~~~~~~
以上精彩內容來自追風交易臺。
更詳細的解讀,包括實時解讀、一線研究等內容,請加入【追風交易臺▪年度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