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網絡局調查天然氣市場操縱事件,可能影響消費者能源支出
德國聯邦網絡局正在對一起疑似天然氣市場操縱事件展開調查,該事件可能導致消費者能源支出增加。該機構通過電子郵件披露,調查聚焦於2025年5月中旬至7月中旬期間產生的約6000萬歐元(約合6990萬美元)異常成本,這一數字與天然氣轉化過程中實際所需的燃料量存在顯著差異。
德國天然氣市場存在歷史性結構差異:北部和西部地區曾長期依賴荷蘭供應的低熱值天然氣,而其他區域則使用挪威或俄羅斯等地的高熱值天然氣。隨着荷蘭天然氣產量下降,部分區域需通過管道和設備調整燃料類型以確保供應安全,相關成本由市場運營商Trading Hub Europe GmbH統一管理。
近期有跡象顯示,部分平衡組經理的異常操作影響了燃料轉換活動。據知情人士透露,貿易商曾在特定時段集中申報大量低熱值天然氣,隨後又大幅削減交付量,導致供需失衡,迫使運營方高價採購高熱值天然氣以維持系統穩定。
目前,德國聯邦網絡局正與歐盟能源監管合作機構(ACER)及其他成員國監管機構聯合調查涉事平衡組管理機構(多爲能源供應商)。監管方已明確表示,若異常成本最終被證實爲市場操縱結果,相關費用可能通過提高天然氣轉化稅費轉嫁至消費者。
目前該稅費設定爲零,但未來調整或衝抵德國政府近期取消的天然氣儲存稅減免政策。柏林方面正積極採取措施降低家庭和企業能源成本,此時潛在的費用上調無疑將增加政策壓力。
截至目前,調查仍在進行中,監管機構未透露具體時間表,Trading Hub Europe GmbH也未就操作細節作出進一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