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萊德周度評論:關稅與人工智能推動的美國企業收益增長之間的拉鋸戰

貝萊德在其最新《周度評論》中指出,當前美國經濟正經歷關稅對經濟增長的拖累與人工智能(AI)推動的企業收益增長之間的拉鋸戰,後者目前佔據上風。然而,隨着企業和消費者開始承擔關稅成本,進行細緻分析變得至關重要。美國貿易數據將揭示關稅對進口的影響程度,而就業數據則顯示經濟活動放緩,導致股市下跌和債券收益率下滑。貝萊德認爲,多種宏觀因素相互交織,前景不明朗,但美國企業收益的韌性持續顯現。

美國企業實力與關稅影響

貝萊德認爲,風險資產正處於拉鋸戰之中,一方面是由AI主題推動的強勁美國企業收益,另一方面是關稅對經濟增長的損害以及對通脹的推升。第二季度收益結果表明,AI主題目前佔據上風,但關於誰將爲關稅買單的問題仍未解決。貝萊德認爲美国企业的实力可能会缓解这一冲击,因此依然增持人工智能主題相關股票和美國股票。在關注關稅帶來的衝擊時,貝萊德會進行細緻分析。

美國的拉鋸戰:收益vs關稅 - 圖片1

(這些線條顯示了標普500指數和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歐洲指數的12個月遠期利潤率,備註:前瞻性估計可能無法實現。指數由專業機構管理,投資者不能直接投資於指數。數據來源:貝萊德投資研究所,數據來自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數據流,2025年7月。)

4月2日美國宣佈的“互惠”關稅引發了歷史性的市場波動,如今隨着美國達成協議或徵收更高關稅,其影響逐漸顯現。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美國進口關稅的實際有效稅率目前約爲15%-20%,高於貝萊德今年早些時候的預期,6月產生的收入達270億美元。這意味着有人正在爲關稅買單,而關稅對經濟增長的損害程度和對通脹的推升程度將取決於買單者是誰。

美國進口關稅實際有效稅率 15%-20%
6月關稅收入 270億美元

最終,買單者可能是外國供應商、美國企業(通過利潤率)以及消費者(通過通脹)的某種組合。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的數據顯示,即便受到關稅影響,美國企業收益依然强劲:第二季度美國企業收益同比增长约8%。圖表顯示,美國企業利润率处于历史高位,而歐洲企業利潤率則持平。上週,從微軟和Meta的情況可以看出,美國大型科技股正在加大對人工智能的投資。

關稅對消費者和企業的影響

近期幾周宣佈的一系列貿易協議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關稅最終實際水平的不確定性 —— 即便目前的關稅水平是2024年底的數倍。關稅對美國消費者的影響遲遲未顯現,部分原因是企業在4月預期關稅實施前匆忙進口商品。關稅不適用於已離港的船隻,運輸可能需要數週時間,而且即使商品抵達,企業也可以延遲付款。許多企業在獲得更明確的信息之前尚未提價。

然而,這種抵消作用正在減弱:第二季度美國通脹數據顯示,除疫情期間外,耐用品價格以1991年以來的最快速度上漲。因此,消費者開始承擔部分關稅成本,尤其是在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方面。企業也開始買單:受關稅影響最大的一些全球汽車製造商報告了鉅額收益減記。

第二季度美國企業收益同比增長 約8%
耐用品價格同比上漲速度 1991年以來最快

汽車製造商的情況凸顯了關稅問題的複雜性。隨着關稅的實施,通用汽車和福特等美國汽車製造商遭受了巨大的利潤損失,並且選擇自行承擔關稅成本。日本和韓國汽車製造商則通過降低銷往美國的車輛價格來吸收關稅成本。在歐洲,這種定價壓力尤爲嚴重,歐洲汽車製造商既要與中國更便宜的電動汽車競爭,又在提價方面受到限制。相比之下,像法拉利這樣的優質產品生產商正在提價——這凸顯了定價權的重要性。

在貝萊德看來,這就是企業收益韌性至關重要的原因。汽車製造商屬於製造業,工業sector——其供應鏈在全球範圍內整合程度最高——以製造商爲主,可能受到關稅的最大影響。然而,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的數據顯示,工業sector是今年標普500指數中表現最佳的板塊,漲幅約爲15%,而標普500指數整體漲幅爲6%。原因何在?工業sector受益於人工智能的發展以及其他由重大力量推動的關鍵主題,例如地緣政治碎片化和今年國防開支的增加。這就是爲什麼在當前環境下,傾向於在板塊層面以下進行細緻分析,並採用積極的方法來獲取收益。

底線是:貝萊德認爲關稅對經濟的拖累與人工智能推動的美國企業收益增長之間存在拉鋸戰。在貝萊德看來,後者目前佔據上風,但隨着企業和消費者各自承擔關稅成本,進行細緻分析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