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醫學領域的雙刃劍效應:提升檢測準確性但可能導致技能退化
根據最新研究,人工智能(AI)在醫學領域,尤其是在結腸癌前病變檢測中顯示出巨大潛力,但同時也帶來了醫生技能退化的風險。研究顯示,當醫護人員使用AI輔助工具後,其檢測腫瘤的能力在工具被移除後下降了約20%。
全球醫療保健系統正積極採用人工智能技術以提高治療效果和工作效率。例如,英國政府今年宣佈投資1100萬英鎊(約合1480萬美元)進行新試驗,旨在利用AI更早地發現乳腺癌。
然而,研究人員警告稱,人工智能技術可能導致醫生過度依賴其建議,從而在沒有AI輔助的情況下,醫生的認知決策能力可能受損,表現爲缺乏動力、注意力不集中和責任心不強。
研究方法與結果
研究人員對波蘭四家內鏡診療中心進行了調查,對比了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前後三個月的檢測成功率。部分患者的檢查採用了人工智能技術,部分則未採用,檢查方式是隨機安排的。研究結果發表在《柳葉刀·胃腸病學與肝臟病學》雜誌上。
奧斯陸大學研究員、參與研究的科學家之一Yuichi Mori預測,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技能退化的影響可能會更加嚴重。
參與研究的19位醫生均爲經驗豐富的專家,每人都做過超過2000次結腸鏡檢查。倫敦大學附屬醫院的胃腸病學顧問醫師Omer Ahmad表示,這種影響對新手或實習生來說可能會更加顯著。
Ahmad評論道:“儘管人工智能在改善臨牀結果方面仍然前景光明,但我們也必須警惕高質量內窺鏡檢查所需的基本技能被悄然侵蝕。”
其他研究的相似發現
麻省理工學院今年進行的一項研究也引發了類似的擔憂,該研究發現,使用OpenAI的ChatGPT撰寫論文會導致大腦活動和認知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