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與華爾街大行預警:美聯儲政策轉向與“尼克松時代”相似

近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罕見地公開批評美聯儲,呼籲其迴歸“適度的長期利率”等法定使命,並指責其非常規政策加劇了不平等並威脅到自身獨立性。美國銀行首席投資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發佈報告,指出當前局面與上世紀70年代的“尼克松時代”高度相似,政治壓力將迫使美聯儲轉向,可能採取收益率曲線控制(YCC)這一極端工具。

政治壓力下的“尼克松時代”重演?

貝森特在其署名文章中首次將“適度的長期利率”與最大就業、穩定物價並列,作爲美聯儲重建信譽必須關注的三大法定職責。美國正面臨短期和中期的經濟挑戰,以及長期的後果:一家將自身獨立性置於險境的央行。美聯儲的獨立性來自公衆信任。央行必須重新承諾維護美國人民的信心。爲了保障自身的未來和美國經濟的穩定,美聯儲必須重新確立自身的信譽,作爲一家獨立機構,專注於其法定使命:最大就業、稳定物价和適度的長期利率。

在傳統認知中,長期利率更多由市場力量決定,財政部長的這一“點名”被市場視爲極不尋常的信號。它暗示着,在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議程中,壓低長期融資成本已成爲一項優先任務。這一表態被市場視爲要求美聯儲更主動管理長端利率的呼聲,亦是美國貨幣政策可能發生重大轉向的序曲。

Hartnett在其最新報告中也得出了相似的結論,但他認爲,推動美聯儲轉向的主要力量將是政治壓力。這一幕與上世紀70年代初的尼克松時期如出一轍。當時,爲了在選舉前營造經濟繁榮,尼克松政府向時任美聯儲主席Arthur Burns施壓,推動了大規模的貨幣寬鬆。結果是,美聯儲基金利率從9%降至3%,美元貶值,並催生了以“漂亮50”(Nifty Fifty)爲代表的成長股牛市。Hartnett認爲,歷史正在重演,選舉前的政治動機將再次主導貨幣政策。

收益率曲線控制:不可避免的政策工具?

Hartnett認爲,在全球長期債券收益率飆升的背景下,決策者無法容忍政府融資成本的無序上漲。當前,全球主權債市正承受巨大壓力,英國、法國、日本的長期國債收益率紛紛創下數十年新高,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一度測試5%的心理關口。然而,Hartnett認爲,風險資產對此反應平淡,正因爲市場已在“押注”央行終將出手干預。

因此,他預測,爲阻止政府融資成本失控,決策者將訴諸“價格保持操作”,例如扭曲操作(Operation Twist)、量化寬鬆(QE),乃至最終的收益率曲線控制(YCC)。美國銀行8月的全球基金經理調查顯示,已有54%的受訪者預計美聯儲會採取YCC。

在“尼克松時代重演”和“YCC終將到來”的判斷下,Hartnett描繪了清晰的交易策略:做多債券、黃金、數字貨幣,做空美元,直到美國承諾實施YCC。

策略 資產 預期影響
做多債券 債券 YCC將人爲壓低債券收益率,債券價格存在顯著的上行空間。
做多黃金與數字貨幣 黃金、數字貨幣 YCC本質上是債務貨幣化,即“印鈔”來爲政府融資,黃金和數字貨幣作爲獨立於主權信用的價值儲存手段,是對沖貨幣貶值的最佳工具。
做空美元 美元 央行宣佈將無限量印鈔以壓低本國利率時,其貨幣的國際信譽和價值必然受損。

這一策略的核心邏輯是:YCC意味着央行印鈔購買債券以壓低利率,導致貨幣貶值。黃金和數字貨幣將因此受益。同時,利率被強行壓低,利好債券價格,也將爲小盤股、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和生物科技股等對利率敏感的板塊打開上漲空間。

Hartnett也提醒投資者,歷史劇本總有下半場。正如尼克松時代一樣,1970-72年的寬鬆與繁榮之後,是1973-74年失控的通脹和市場崩盤。他回顧道,那場繁榮最終以通脹從3%飆升至12%和美股暴跌45%告終。這意味着,當前的交易窗口雖然誘人,但也潛藏着巨大的遠期風險。但在此之前,市場或將跟隨政策的“看得見的拳頭”(Visible Fist),演繹一場由政策主導的資產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