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匯儲備規模上升至33222億美元,央行連續增持黃金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數據,截至2025年8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達到33222億美元,較7月末上升299億美元,升幅爲0.91%。這一增長主要受到美元指數下跌2.2%的影響,以及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的推動。

中國央行連續第10個月增持黃金,8月末黃金儲備爲7402萬盎司,較上月末增加6萬盎司。近期現貨黃金價格一度突破3600美元/盎司,刷新歷史新高。

外匯儲備規模上升原因分析

國家外匯管理局相關負責人指出,8月美元指數下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導致外匯儲備規模上升。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爲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提供支撐。

貨幣 8月兌美元漲幅
日元 2.5%
歐元 2.4%
英鎊 2.3%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8月份美元指數下跌2.2%至97.8,非美貨幣集體升值,增加了經匯率折算後的外匯儲備規模。資產價格方面,受降息預期影響,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下跌14個基點至4.23%,全球債券指數上漲0.5%,美國標普500指數上漲1.9%,全球資產價格高漲對外儲形成支撐。

黃金儲備增持趨勢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分析稱,8月末外儲規模上升主要由於非美元資產價格上漲。8月末我國外儲規模已升至3.3萬億美元之上,創下2016年1月以來最高,較上年末增加1198億美元。

王青進一步指出,當前我國略高於3萬億美元的外儲規模處於適度充裕水平,未來外儲規模有望保持基本穩定。在外部環境波動加大的背景下,適度充裕的外儲規模將爲保持人民幣匯率處於合理均衡水平提供重要支撐,也能成爲抵禦各類潛在外部衝擊的壓艙石。

中國央行連續10個月增持黃金,8月末黃金儲備7402萬盎司,7月末黃金儲備报7396萬盎司。市場機構表示,8月末官方黃金儲備連續第十個月增加,但增量連續第六個月處於低位,符合市場預期。

王青認爲,未來央行增持黃金仍是大方向。截至2025年8月末,我國官方國際儲備資產中黃金的佔比爲7.3%,明顯低於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從優化國際儲備結構角度出發,未來需要持續增持黃金儲備,適度減持美債。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稱,4月底以來黃金處在震盪市中,但關稅衝擊、美國財政、地緣政治央行購金等因素的改變有望開啓黃金上行趨勢。模型預測年底金價有望超過3730美元/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