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与华尔街大行预警:美联储政策转向与“尼克松时代”相似
近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罕见地公开批评美联储,呼吁其回归“适度的长期利率”等法定使命,并指责其非常规政策加剧了不平等并威胁到自身独立性。美国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发布报告,指出当前局面与上世纪70年代的“尼克松时代”高度相似,政治压力将迫使美联储转向,可能采取收益率曲线控制(YCC)这一极端工具。
政治压力下的“尼克松时代”重演?
贝森特在其署名文章中首次将“适度的长期利率”与最大就业、稳定物价并列,作为美联储重建信誉必须关注的三大法定职责。美国正面临短期和中期的经济挑战,以及长期的后果:一家将自身独立性置于险境的央行。美联储的独立性来自公众信任。央行必须重新承诺维护美国人民的信心。为了保障自身的未来和美国经济的稳定,美联储必须重新确立自身的信誉,作为一家独立机构,专注于其法定使命:最大就业、稳定物价和适度的长期利率。
在传统认知中,长期利率更多由市场力量决定,财政部长的这一“点名”被市场视为极不寻常的信号。它暗示着,在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议程中,压低长期融资成本已成为一项优先任务。这一表态被市场视为要求美联储更主动管理长端利率的呼声,亦是美国货币政策可能发生重大转向的序曲。
Hartnett在其最新报告中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但他认为,推动美联储转向的主要力量将是政治压力。这一幕与上世纪70年代初的尼克松时期如出一辙。当时,为了在选举前营造经济繁荣,尼克松政府向时任美联储主席Arthur Burns施压,推动了大规模的货币宽松。结果是,美联储基金利率从9%降至3%,美元贬值,并催生了以“漂亮50”(Nifty Fifty)为代表的成长股牛市。Hartnett认为,历史正在重演,选举前的政治动机将再次主导货币政策。
收益率曲线控制:不可避免的政策工具?
Hartnett认为,在全球长期债券收益率飙升的背景下,决策者无法容忍政府融资成本的无序上涨。当前,全球主权债市正承受巨大压力,英国、法国、日本的长期国债收益率纷纷创下数十年新高,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一度测试5%的心理关口。然而,Hartnett认为,风险资产对此反应平淡,正因为市场已在“押注”央行终将出手干预。
因此,他预测,为阻止政府融资成本失控,决策者将诉诸“价格保持操作”,例如扭曲操作(Operation Twist)、量化宽松(QE),乃至最终的收益率曲线控制(YCC)。美国银行8月的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已有54%的受访者预计美联储会采取YCC。
在“尼克松时代重演”和“YCC终将到来”的判断下,Hartnett描绘了清晰的交易策略:做多债券、黄金、数字货币,做空美元,直到美国承诺实施YCC。
策略 | 资产 | 预期影响 |
---|---|---|
做多债券 | 债券 | YCC将人为压低债券收益率,债券价格存在显著的上行空间。 |
做多黄金与数字货币 | 黄金、数字货币 | YCC本质上是债务货币化,即“印钞”来为政府融资,黄金和数字货币作为独立于主权信用的价值储存手段,是对冲货币贬值的最佳工具。 |
做空美元 | 美元 | 央行宣布将无限量印钞以压低本国利率时,其货币的国际信誉和价值必然受损。 |
这一策略的核心逻辑是:YCC意味着央行印钞购买债券以压低利率,导致货币贬值。黄金和数字货币将因此受益。同时,利率被强行压低,利好债券价格,也将为小盘股、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和生物科技股等对利率敏感的板块打开上涨空间。
Hartnett也提醒投资者,历史剧本总有下半场。正如尼克松时代一样,1970-72年的宽松与繁荣之后,是1973-74年失控的通胀和市场崩盘。他回顾道,那场繁荣最终以通胀从3%飙升至12%和美股暴跌45%告终。这意味着,当前的交易窗口虽然诱人,但也潜藏着巨大的远期风险。但在此之前,市场或将跟随政策的“看得见的拳头”(Visible Fist),演绎一场由政策主导的资产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