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指標”飆升至218%,美國股市估值達歷史最高水平
最新數據顯示,被譽爲股市“巴菲特指標”的估值比率已飆升至218%,刷新了歷史最高紀錄。當前這一比率已遠超互聯網泡沫時期和新冠疫情期間牛市創下的190%左右峯值,這標誌着市場正步入前所未有的估值區間。
該指標通過對比威爾遜5000指數(追踪美国所有上市公司市值的指數)與美國國民生產總值(GNP)的比值來衡量市場估值水平。這一指標之所以備受關注,源於沃倫·巴菲特在2001年《財富》雜誌專欄中的評價:“這可能是衡量任意時點估值水平的最佳單一指標。”
在互聯網熱潮的巔峯時期,該指標曾接近150%。巴菲特當時警告投資者:“若這一百分比回落至70%或80%區間,買入股票大概率會爲你帶來豐厚回報;但若是比值接近200%——就像1999年及2000年部分時段那樣——你無異於在‘玩火’。”如今,指標攀升至218%,不僅火警警報已鳴響,更是達到了震耳欲聾的程度。
科技巨頭引領漲勢
此次“巴菲特指標”的飆升,主要由大型科技股推動。這些科技巨頭在人工智能(AI)項目上投入了數百億美元,其市值也因此創下歷史新高,獲得市場高度認可。目前,股市總市值的增長速度遠超美國經濟本身的增速,而這種“市值與經濟增速脫節”的現象,恰恰是“巴菲特指標”旨在揭示的核心問題。
其他估值工具也傳遞出類似的“估值過高”信號。據投資研究公司Bespoke Investment Group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的市銷率(股價與銷售額比率)已達到3.33。作爲參考,互聯網泡沫頂峯時期該比率最高僅爲2.27,新冠疫情後的市場繁榮期也只將其推至3.21,隨後便出現回落。
時期 | 市銷率 |
---|---|
互聯網泡沫頂峯時期 | 2.27 |
新冠疫情後的市場繁榮期 | 3.21 |
當前 | 3.33 |
這意味着當前標普500指數的市銷率已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包括Paul Tudor Jones在內的知名投資者,過去也常以“巴菲特指標”作爲判斷市場是否過熱的信號,而當前218%的數值,顯然已遠超過去20年的任何水平。
爭議:指標是否已“過時”?
不過,也有觀點認爲,這一指標的參考價值已不如往昔。過去20年間,美國經濟結構已發生顯著轉型:對工廠生產和重資產的依賴度下降,對科技、軟件及數據網絡的依賴度大幅提升。
傳統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和國民生產總值(GNP)統計數據,或許無法充分反映這一經濟結構轉型。因此,部分觀點認爲,在一個日益以“知識產權”爲核心驅動力的經濟體中,股市估值水平偏高具備一定合理性。
儘管存在這樣的爭議,當前“巴菲特指標”的極端高位仍不容忽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本人已多年未就該指標發表評論,但其行動卻頗具信號意義:他執掌的伯克希爾・哈撒韋(BRK.A.US)正囤積大量現金。
該公司財報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現金儲備已高達3441億美元,且已連續11個季度成爲股票市場的“淨賣方”。目前,巴菲特正準備將公司領導權移交格雷格・阿貝爾,而在這一權力交接的關鍵節點,伯克希爾仍保持着堡壘般穩固的資產負債表。
無論“巴菲特指標”是否已然過時,當前218%的數值都難以讓人忽視:從股市估值與經濟總量的比值來看,如今的美國市場已處於歷史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