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設備價格飆升:AI需求激增與供應受限導致市場緊張
近期,固態硬盤(SSD)、動態隨機存取內存(DRAM)和機械硬盤(HDD)的價格快速上漲,這是由於人工智能(AI)需求的激增和供應受限共同作用的結果。幾乎所有分析公司和內存製造商都在警告,NAND閃存和DRAM內存即將出現短缺,預計未來數月乃至數年,相關產品價格將大幅上漲,部分機構預測短缺可能持續十年。
市場反轉:從供應過剩到短缺
2022年至2023年初,內存製造商因行業低迷而陷入困境,NAND閃存與DRAM內存均低於成本價銷售,庫存大量積壓。製造商爲減少損失而減產,導致2023年下半年512Gb TLC NAND閃存芯片現貨價格在六個月內上漲超100%。這種價格反彈很快反映在零售市場上,例如西部數據2TB Black SN850X固態硬盤售價突破150美元,三星990 Pro 2TB固態硬盤價格從約120美元飆升至175美元以上。
DRAM內存市場的趨勢比NAND閃存晚一個季度,但走勢相似。2023年DDR4內存模塊因生產線減產而供應緊張。預計2025年第三季度消費級DDR4內存價格將環比上漲38%-43%,服務器級DDR4內存價格也將環比上漲28%-33%。
機械硬盤也面臨供應限制,西部數據通知合作伙伴,因供應有限,將把機械硬盤價格上調5%-10%。市場研究機構集邦諮詢指出,數據中心使用的大容量近線機械硬盤出現短缺,迫使部分工作負載轉向閃存,進一步加劇了NAND閃存的供應緊張。
人工智能的“無盡需求”:本輪短缺的核心推手
本輪內存市場週期的核心驅動力是人工智能。訓練與部署大型語言模型需要海量內存與存儲支持,一個訓練集羣中的單個GPU節點可能消耗數百GB的DRAM內存和數TB的閃存存儲。OpenAI的Stargate項目已與三星、SK海力士簽署協議,每月採購多達90萬片DRAM晶圓,佔全球DRAM內存產量的近40%。
雲服務提供商的行爲也類似,高密度NAND閃存產品已提前數月售罄。三星下一代V9 NAND閃存訂單幾乎滿額,美光科技2026年底前的高帶寬內存(HBM)產量也已幾乎全部預售完畢。
價格上漲的連鎖反應:消費者端亦難倖免
供應短缺的連鎖反應已傳導至消費者市場。樹莓派因內存成本上漲,不得不在2025年10月上調產品價格,其計算模塊4與計算模塊5的4GB版本漲價5美元,8GB版本漲價10美元。樹莓派首席執行官埃本·厄普頓指出:“當前內存成本較一年前上漲了約120%。”
投資重心轉移:加劇主流產品供應緊張
短缺並非單純由需求增速過快導致,供應方向的調整也是重要原因。三星、SK海力士、美光科技均已將資本支出轉向HBM與先進製程節點。這種投資轉移進一步加劇了主流產品的供應緊張,DDR4內存的減產速度超過了需求下降速度;TLC NAND閃存也因製造商將資源投向高利潤領域而面臨配額限制。
爲何不建造更多晶圓廠?多重限制下的無奈
晶圓廠確實在建設中,但這類項目成本高昂且投產週期長。一座新建內存晶圓廠造價高達數百億美元,且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實現量產。製造商也警惕重蹈覆轍,若未來需求降溫或企業囤積後暫停採購,產能過剩的市場可能導致價格暴跌。地緣政治進一步加劇了這一困境,先進光刻設備出口管制、稀土元素限制等政策,使得機械硬盤晶圓廠的擴建計劃更爲複雜。
市場前景:價格高企或成常態,消費者與企業均受影響
製造商的保守策略短期內恐難改變。對消費者而言,這意味着“超低價電腦升級”時代的終結;對企業客戶而言,則需要更高的基礎設施預算。市場最終會實現再平衡,但何時實現尚無法預測。目前已有政府激勵措施支持新建晶圓廠,若未來需求增長放緩或採購停滯,市場週期可能重新轉向供應過剩。但在此之前,NAND閃存、DRAM內存、機械硬盤價格在2026年之前可能仍將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