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數據中心供應緊缺危機或持續至2026年,全球AI算力需求持續增長
美國科技巨頭微軟公司(MSFT.US)的數據中心供應緊缺危機預計將比預期持續更久,可能延續至2026年,超出了公司管理層此前預判的2025年底。這一情況凸顯了微軟在佈局AI和滿足全球大客戶雲計算服務與AI算力需求方面所面臨的挑戰。
全球AI初創公司如OpenAI吸金1927億美元,創下歷史紀錄,意味着全球AI“燒錢大戰”仍在繼續,全球AI算力產業鏈的“超級牛市軌跡”遠未結束。北美地區雲計算巨頭微軟、亞馬遜和谷歌自2023年ChatGPT風靡全球以來,均面臨類似的供應限制問題。
微軟數據中心供應緊缺影響
微軟內部預測數據顯示,美國多處核心Azure雲計算平臺州覆蓋區域(如北弗吉尼亞、得州等)將限制新Azure訂閱至2026年上半年,影響基於高性能AI GPU的服務器及基於數據中心CPU的服務器集羣資源。
微軟的數據中心供應緊缺不僅影響運行英偉達高性能AI GPU的AI工作負載服務器集羣,也波及以CPU爲主的傳統雲計算服務數據中心。Azure雲計算服務平臺在2025財年創收超過750億美元,業務擴張速度已超越主要競爭對手亞馬遜AWS和谷歌雲。
全球AI算力產業鏈景氣度
全球科技巨頭主導的數據中心擴張浪潮,集中於AI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推動整個AI算力產業鏈處於全球景氣度最高的產業鏈。近期英偉達、AMD、臺積電以及博通、美光科技、SK海力士等AI算力產業鏈領軍者股價屢創歷史新高。
微軟近年來一直在進行大規模建設,以使更大規模數據中心上線——在過去一年裏新增了超過2吉瓦的數據中心產能,大致相當於胡佛水壩的發電量。
全球DRAM和NAND系列的高性能存儲產品價格大漲,以及全球雲計算巨頭甲骨文的4550億美元合同儲備,以及全球AI ASIC芯片“超級霸主”博通的強勁業績與未來展望,強化了AI算力基礎設施板塊的“長期牛市敘事”。
華爾街金融巨鱷花旗、Loop Capital以及Wedbush認爲,全球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投資浪潮遠遠未完結,現在僅僅處於開端。英偉達CEO黃仁勳預測,2030年之前,AI基礎設施支出將達到3萬億至4萬億美元,其项目规模和范围将给英偉達带来重大的长期增长机遇。
年份 | AI基礎設施支出預測(億美元) |
---|---|
2026 | 4900 |
2029 | 2.8萬億美元 |
2030 | 新增55吉瓦電力容量,預計轉化爲2.8萬億美元 |
花旗資深分析師們近日大幅上調對於全球最大規模科技巨頭們的AI基礎設施支出預測,將2026年的AI基礎設施支出預測从4200億美元上調至4900億美元。同時,花旗預計到2029年的科技巨頭們累計AI基础设施开支预测也將从2.3万億美元提升至2.8万億美元。此外,根據該研究報告的測算,全球範圍對於AI算力的需求到2030年將新增55吉瓦的電力容量,预计將转化为高达2.8万億美元的增量级别AI算力相關支出規模,其中美国市场將占1.4万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