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理勒科爾尼倖存不信任投票,歐債市場情緒緩和

法國總理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在宣佈暫停一項爭議養老金法案後,成功在兩項不信任投票中倖存,這對近期收益率全線上行的歐債市場是重大積極催化。這一結果有望緩和歐債市場,尤其是法國國債市場的拋售壓力,對歐洲乃至全球金融市場帶來積極影響。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第一項動議僅獲271名議員支持,未達到迫使總理辭職所需的289張多數票。第二項動議獲得144票。

動議 支持票數 所需票數
極左翼“不屈的法蘭西”政黨提出的第一項動議 271 289
極右翼“國民聯盟”政黨提交的第二項動議 144 289

法德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作爲市場風險的關鍵指標,在消息出爐後繼續收窄至78個基點,顯示法國國債獲得買盤支持,拋售情緒緩和。上週該利差一度超過89個基點。法國基準股指CAC 40指數上漲0.8%,表現優於其他歐洲市場股票指數。

政治影響與市場反應

勒科爾尼的政治生涯倖存,爲法國政治危機帶來顯著緩解,避免了提前選舉和缺乏應對預算赤字計劃的風險,降低了法國市場的借貸成本。然而,暫停養老金法的執行對馬克龍而言是巨大的政治代價,政府測算明年財務成本約爲4億歐元,到2027年約爲18億歐元。

法國社會黨派議員在勒科爾尼承諾暫停養老金法後,表示將支持本屆政府。這一決定對法國政治格局產生重要影響,預示着國民議會內動態格局可能出現不可預測的轉變。

當前法國處於“懸浮議會+少數派政府”狀態,政治協商成本高,立法與預算推進不確定性大,不穩定性顯著上升。今年以來的多輪不信任動議、爲換取支持而暫停養老金改革,都在說明這一嚴峻考驗。

2024年國民議會選舉後,法國進入長期“懸浮議會”格局。2025年勒科爾尼出任總理後,多次面臨不信任投票。政府承諾暫停提高退休年齡的養老金法以換取部分左翼和溫和派的“暫不倒閣”,纔在本週兩次不信任投票中過關,但這只是階段性政治“止血”,並未形成穩定多數。

勒科爾尼表示不再動用憲法49.3條“繞過表決”的快車道,這等於把更大的立法主導權交還議會,使2026年預算與後續法案都必須在碎片化議會中艱難議價,政治運作更易受阻。

社會黨人士已經對削減支出的措施提出反對,其中包括凍結福利與養老金支付,並警告稱他們不對勒科爾尼提出譴責的決定並不意味着給總理“開空白支票”。

法國國民議會議長雅埃爾·布勞恩-皮維表示,跨過不信任投票的關口意味着議會可以着手就預算重新展開談判。“我們正一步一步向前推進,”她週四對法國媒體表示。“我們現在以妥協、討論與對話的邏輯推進政策工作。”

歐債市場情緒

自2024年“懸浮議會”出現在法國政壇以來,投資者對法國國債以及歐債的情緒持續低迷,拋售佔據多數時間段。近月一度出現法意10年期收益率持平、法債利差急擴等罕見現象,顯示投資者對歐元區主權風險的更廣泛再定價。

法國作爲歐洲第二大經濟體,其國債市場的體量對整個歐洲以及全球經濟的影響力巨大,越來越多投資機構擔憂若法國國債持續被大幅拋售,其溢出效應可能引發新一輪衝擊全球金融市場的歐元貶值危機以及歐債危機。

華爾街的投資機構們將這次投票通過視爲交易層面的利差收斂的短期緩和窗口,而非趨勢性反轉。在不信任投票過關與法國政府養老金讓步後,法國借款成本短線回落,投資者對歐債市場的拋售情緒顯著修復,但金融市場的投資者們仍將盯緊法國預算談判與主權債務評級風險,爲歐債市場的未來投資決策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