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FI指數基礎信息與航線權重
SCFI(Shanghai Containerized Freight Index),即“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是中國航運交易所發佈的一個衡量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價格變動的指標,反映了從上海港出發,運往全球主要港口的集裝箱運價變化。
於每週五15:00(北京時間)更新發布,單位爲點數。基準值爲1000點,當價格上漲時,指數上升,價格下降則指數回落。
SCFI指數採用航線加權平均的方法計算,即各航線當期平均運價除以基期平均運價,再乘以航線權重和基期指數後求和。
截至目前SCFI共涵蓋了15條航線,具體權重如下:
分航線 | 單位 | 權重 |
歐洲(基本港) | USD/TEU | 20.00% |
地中海(基本港) | USD/TEU | 10.00% |
美西(基本港) | USD/FEU | 20.00% |
美東(基本港) | USD/FEU | 7.50% |
波斯灣(迪拜) | USD/TEU | 7.50% |
澳新(墨爾本) | USD/TEU | 5.00% |
西非(拉各斯) | USD/TEU | 2.50% |
南非(德班) | USD/TEU | 2.50% |
南美(桑托斯) | USD/TEU | 5.00% |
日本關西(基本港) | USD/TEU | 5.00% |
日本關東(基本港) | USD/TEU | 5.00% |
東南亞(新加坡) | USD/TEU | 7.50% |
韓國(釜山) | USD/TEU | 2.50% |
中南美(曼薩尼約) | USD/TEU | 0.00% |
東非(蒙巴薩) | USD/TEU | 0.00% |
SCFI指數如何受歐美市場影響?
SCFI中包含的15條航線中,美西航線(美國西海岸)和美東航線(美國東海岸)權重較高,而歐洲航線則佔據最大的單一權重。這些航線的報價直接影響SCFI整體的漲跌。
➢影響邏輯
•歐美消費需求旺盛時(如黑色星期五、聖誕節前的採購季),中國出口量猛增,集裝箱需求上升,導致運價上漲 → SCFI上行;
•歐美經濟放緩或庫存過高時,出口訂單減少,貨量下滑,船隻空載率上升,運價下滑 → SCFI下行。
時間節點 | 影響 |
每年5-6月 | 爲迎接“返校季”和聖誕季做備貨,運價開始上漲 |
8-10月 | 出口高峯,尤其美線運力喫緊,SCFI快速走高 |
次年1-2月 | 春節前備貨結束,出口減少,SCFI下行 |
歐美市場的經濟週期、消費行爲與供應鏈狀態,直接決定了中美、中歐航線的集裝箱需求,是SCFI指數波動的主要驅動力。
➢總結
①美元走強:歐美購買力增強,採購量上升 → 出口增加 → SCFI上漲;
②歐美加息或衰退:消費者收緊支出 → 出口減少 → 運價走低;
③港口罷工或擁堵:如美西港口擁堵,會影響週轉效率,運價飆升 → SCFI被動上漲;
④通脹與庫存週期:如2022年後期,美國零售商庫存過高,減少訂單 → 出口減少,SCFI快速下跌。
SCFI指數與股市的主要關係
投資者通常會把SCFI當作一種領先指標來預判相關股票或行業走勢,尤其在週期拐點出現前夕,SCFI往往先於股價變動。
(一)影響航運板塊的股價走勢
該指數反映的是集裝箱運輸的即期運價。運價高低直接影響航運企業的收入與利潤。
•SCFI上漲 → 運價提高 → 航運公司盈利預期改善 → 航运股上漲
•SCFI下跌 → 運價走低 → 盈利預期承壓 → 航運股下跌
(二)影響物流、港口、集裝箱製造企業
它的變動反映出口活躍程度,也波及產業鏈上下游公司:
•港口運營商(如上海港務、寧波港)
•集裝箱製造商(如中集集團)
•物流公司(如順豐、中外運)
板塊/公司類型 | SCFI上漲時可能受益 | SCFI下跌時可能承壓 |
航運公司 | 中遠海控、海豐國際 | 同上,盈利壓力變大 |
港口碼頭運營商 | 上港集團、寧波港 | 集裝箱吞吐量減少 |
集裝箱製造企業 | 中集集團 | 新箱訂單減少 |
出口製造業相關 | 美的、格力、TCL、聯想等 | 出口訂單減少,營收受影響 |
海外物流公司 | DHL、UPS、FedEx 等 | 運輸成本變動影響利潤率 |
SCFI指數作爲全球經濟“風向標”,影響市場情緒。指數上升往往表明全球對中國商品需求旺盛,出口繁榮,這可能提振市場對中國製造業、出口企業和宏觀經濟的信心,從而帶動相關板塊(如家電、消費電子)上漲。
比如,2020年~2021年,SCFI因疫情和供應鏈緊張而暴漲,一度超過5000點,帶動中遠海控等航運股從低位上漲數倍,成爲當年A股最強勢板塊之一。
相反,當2022年後SCFI大幅回落至1000點以下時,相關航運股也隨之步入下行週期,市場情緒轉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