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法人買賣超是什麼?
在股票市場中,“三大法人”是指交易量最大、影響力最強的三類機構投資人,包括:
外資(Foreign Investors):海外大型機構,如投信基金、養老金等。
投信(Investment Trusts):本地的基金公司、資產管理公司。
自營商(Dealers/Proprietary Traders):證券公司自有資金操作的單位。
每天這三類法人的買進與賣出差額,我們稱爲三大法人買賣超,是投資人判斷市場風向的重要指標。
一般來說,隨着他們的投資動向其每日在市場的交易動態可分爲:
名稱 | 定義 | 意義 |
買超(Net Buying) | 當日買進 > 賣出 | 法人看好後市,傾向加碼 |
賣超(Net Selling) | 當日賣出 > 買進 | 法人看空行情,可能減碼或撤出 |
📌 舉例說明:假設在臺灣股市中,資對臺積電當日:
買進:15000 張
賣出:10000 張
➡️ 買超 = 5000 張 → 顯示外資看好臺積電短期走勢
如何分析三大法人買賣超?
1. 張數排行
每天、每週、每月都會公佈各法人對個股的買賣超張數。
投資人可據此觀察熱門股及主力偏好。
舉例說明:假設三大法人對三支股票A、B、C的買賣如下:
時間範圍 | 股票名稱 | 外資買賣超(張) | 投信買賣超(張) | 自營商買賣超(張) |
每日 | A | 5000 | 2000 | 3000 |
每週 | B | -3000 | 1000 | -2000 |
每月 | C | 10000 | -5000 | 8000 |
說明:
A:三法人同步加碼,值得關注。
B:外資與自營商持續賣超,需留意風險。
C:外資與自營商看好,投信相對保守。
2. 成交量比重
計算公式:買賣超張數 ÷ 當日成交量 × 100%
意義:衡量交易影響力
舉例說明:假設某公司當日成交量爲50000張,外資買超5000張,則成交量比重爲:
項目 | 數據(張) |
當日成交量 | 50000 |
外資買超 | 5000 |
成交量比重 | 10% |
說明:表示外資買盤具有明顯影響力。
3.股本比重
計算公式:買賣超張數 ÷ 股本 × 100%
意義:評估對公司影響力
舉例說明:例如某公司股本爲1000000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0,000張,則股本比重爲:
項目 | 數據(張) |
總股本 | 1000000 |
三大法人合計買超 | 10000 |
股本比重 | 1% |
說明:對公司股權結構有一定影響力。
三大法人買賣超的實戰應用技巧
技巧一:“連續買超”發出正面訊號
投信若連續多日買超:常暗示基本面向好。
外資大幅買超:可能掌握利多資訊,可重點追蹤。
技巧二:三大誤區需避免
法人買超≠股價必漲
法人賣超≠股價必跌
盲目跟單不可取,仍須搭配基本面與技術面分析
技巧三:搭配籌碼面與技術分析更精準
觀察法人持股變化趨勢:連續增加或減少持股,往往提前透露方向
搭配技術指標(如均線、K線型態):找出合適的進出場時機
投資小貼士
追蹤買賣超:關注三大法人買賣超趨勢。
結合分析:將數據與選股邏輯融合。
三大法人買賣超查詢:https://www.twse.com.tw/zh/trading/foreign/t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