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联储秘密地进行了一项操作——悄悄地购买了价值436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在5月8日这一天,他们就购买了价值88亿美元的30年期美国国债,而另外的348亿美元则是在上周初购买的。

一些分析师对此持谨慎态度:美联储并没有正式宣布这是量化宽松(QE),他们只是将到期债券的本金重新投资,以防止资产负债表过快缩减。

然而,分析认为,从技术角度来看,这确实是正确的,但购买债券就是购买债券,无论其被贴上什么标签。美联储这种悄无声息地回归量化宽松并不是常规操作,而且购买的美国国债规模并不小。美联储的这种行为可以被视为一种“隐性宽松”。

一些交易员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一点,而精明的投资者也应该如此,特别是商品交易员,他们对这种货币“障眼法”非常敏感。

根据高盛的数据,今年3月全球央行对黄金的需求非常强劲,共购买了64吨黄金,中国再次成为最大的可识别买家,3月份的购买量达到了30吨。今年到目前为止,全球央行的月均需求达到了94吨,远远超过了之前80吨的预期。

分析认为,全球央行的行为传递出一个信号:持有美国国债越来越像是在一间着火的赌场里玩轮盘赌,而不是一种稳健的投资。全球央行都在这样做,美国自己也进口了大量黄金。各国正在为全球货币格局的下一轮剧烈变动做准备。自2024年初以来,黄金价格大幅上涨,因为黄金只相信数字。

有分析师这样描述:比特币是因为加密货币投资者对央行的不信任;而黄金则是因为各国央行之间的不信任。

比特币是那种“体面投资者假装不去的后巷资产”。比特币价格上涨的原因包括:对央行及其法定货币的怀疑;一年前经历了减半,进入了典型的四年牛市周期的上升阶段;特朗普政府对加密货币的态度发生了明显转变;机构和散户资金流入比特币ETF,进一步巩固了比特币作为主流金融资产的地位。

分析指出,如果美联储继续“偷偷”按下量化宽松的按钮,比特币可能会成为投资界的“深夜便利店墨西哥卷饼”——波动剧烈,但令人满足。

美联储的“最新动作”可能对一些新兴市场资产也是有利的。那些资源丰富、拥有实物资产的国家,如拉美等经济体。今年以来,iShares MSCI巴西ETF(EWZ)和iShares拉美40 ETF(ILF)已经分别上涨了约24%。分析认为,这突出了战略性配置,旨在从美元走软和商品价格上涨中获益。

分析认为,美联储的“静悄悄动作”可能预示着市场的大动作即将到来。黄金、比特币和拉美市场虽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涨幅,但美联储悄然回归量化宽松的信号意味着,这些涨势可能还会进一步加速。

尽管量化宽松通常也会提振美国股市,但在当前对美元信任下降、地缘政治紧张加剧的背景下,黄金、比特币和拉美市场可能才是更具避险价值和盈利潜力的真正“风暴避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