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欧洲央行进一步降低利率的预期正在迅速降低。

投资者越来越倾向于认为欧元区将面临一个“更高更久”的利率环境,市场定价反映出,欧洲央行当前的宽松周期可能已经画上句号。

根据8月14日路透社的报道,市场预期的这种转变主要基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方面,近期美欧贸易协议的签订减轻了市场对关税可能带来的通缩影响的担忧。另一方面,市场普遍预期,德国即将实施的大规模财政支出增加将有效刺激经济,从而减少了欧洲央行在更长时间内进一步降息的需求。

因此,包括高盛在内的几家主要投资银行已经调整了他们的预测,认为欧洲央行当前的宽松周期已经结束。尽管贸易风险仍可能对增长和通胀产生影响,但这些银行相信,在最近一次会议上对欧元区经济持积极态度的欧洲央行,可能会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利率维持在2%的水平。

这种预期的转变已经直接反映在汇率市场上。由于投资者越来越预期美联储将在9月恢复降息,而欧洲央行将保持不变,欧元本月已经上涨了近3%。

宽松周期已结束?市场押注欧元区利率“更高更久” - 图片1

市场预期的逆转背后,是宏观经济基本面因素的推动,其中德国的财政扩张和跨大西洋贸易关系的缓和是两个核心因素。

德国在今年三月批准了一项规模高达5000亿欧元的历史性财政刺激法案。作为欧盟的经济引擎,德国的财政政策转变不仅意味着本国的财政扩张,也预示着整个欧盟财政政策天花板的打开。市场对此抱有很高的期望,认为这将有力地提振欧元区的整体经济增长,经济学家预计该法案有望使德国GDP增速提高约1.5个百分点,从而减少了通过货币宽松来刺激经济的紧迫性。

此外,尽管近期达成的美欧贸易协议对欧洲来说并非完美,但它成功避免了更高关税的威胁,消除了市场数月之久的一大不确定性。这一结果虽然可能导致欧元区GDP增长预期被下调约0.5个百分点,但也大大减轻了投资者对关税可能引发严重通缩的担忧,为欧洲央行维持当前利率水平提供了更多空间。

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投行的观点普遍转向鹰派。

法国巴黎银行发达市场经济主管Paul Hollingsworth认为,欧洲央行的下一步行动将是在明年第四季度加息。他将此举描述为“在中性利率区间内的一次重新校准”,因为数据和风险的平衡点正从关税的拖累转向财政政策带来的积极推动。

荷兰合作银行高级利率策略师Lyn Graham-Taylor则表达了更为谨慎的看法:“我们对增长的看法比其他人更悲观,对通胀的担忧也比其他人更多。但我们预测直到2027年底,存款利率都不会有任何变化。”

这些观点与高盛等机构的判断一致,即欧洲央行的宽松周期已经结束,利率将在更长时间内保持稳定。

反映市场预期的多个关键利率指标,清晰地描绘了利率路径的转变。

基于欧元短期利率(ESTR)的远期合约显示,市场认为明年3月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约为60%,但这更像是一个为对冲潜在风险而采取的谨慎定价。此后,利率预计将重拾升势,市场隐含的2026年12月存款利率为1.92%。

被视为中期货币政策前景关键晴雨表的欧元5年期隔夜指数掉期(OIS)利率,在过去六周持续交投于2%以上,目前约为2.12%。该指标可以被粗略解读为市场对中性利率的隐含衡量。

此外,反映欧洲银行间借贷成本的欧元银行同业拆借利率(Euribor)期货曲线也呈现出类似形态,预示着利率在明年3月可能短暂下探后,将在2027年前回升至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