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行业迎来产能扩张潮,头部企业加速布局

近期,储能行业产能项目迎来密集进展。据集邦新能源统计,短短半个月内,飞毛腿(01399)、海博思创(688411.SH)等头部企业推进的6个重大储能产能项目取得新进展,总投资额超过200亿元,行业热度持续升温。

这些项目覆盖研发、电池生产、系统集成等全链条,标志着头部电池企业正凭借资金、技术、规模、品牌等优势,加速产能扩张。预计未来1-2年国内储能产能将迎来集中释放期。

全球需求高速增长,产能规模成竞争关键

在全球新能源装机量持续攀升的背景下,企业产能规模、交付速度和成本控制能力,正成为决定市场地位的核心要素。谁能率先完成产能布局,将成为制胜的关键因素。

今年以来,储能企业的重大产能布局规划不断涌现。从投资规模来看,储能产业投资呈现“百亿级”扎堆现象,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凭借资金、技术与规模优势,成为投资主力。

企业 投资规模 产能规划
宁德时代 超100GWh 山东东营、福州等地布局
亿纬锂能 50亿元 通过可转债募资加码产能
亿纬锂能 超180亿元 匈牙利、马来西亚等地海外投资

这些大规模投资背后,来源于旺盛的市场需求和政策驱动。全球新能源装机量持续攀升,储能作为能源消纳与稳定供应的关键环节,市场空间广阔。各国能源转型目标明确,政策鼓励储能产业发展,吸引资本加速涌入。

头部企业积极出海,开启全球扩张模式

在国内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中国储能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加速全球化布局。

亿纬锂能在海外持续发力,4月宣布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市布局产能28GWh的电池制造厂,6月末又公告将在马来西亚投资86.54亿元建设新型储能电池项目,定位为覆盖亚洲、辐射全球的生产基地。

瑞浦兰钧印尼8GWh电池厂开建,进一步拓展东南亚市场。从亚洲到欧洲,瑞浦兰钧的“扩张野心”清晰地写在其产能布局里。欣旺达也宣布其旗下泰国工厂获批投资超500亿泰铢(约合人民币100亿元),用于电动汽车及储能系统电池生产,预计年内投产。

中国储能企业凭借技术、规模、品牌与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在海外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从东南亚到欧洲,中国储能企业正以“中国智造”的实力,在全球储能市场中占据关键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