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贸易谈判进入关键期,全球经济焦点聚焦

全球贸易的焦点目前集中在美欧之间的关键谈判上。美国对欧盟商品全面加征关税的最后期限即将到来,双方尚未就贸易协议达成一致。根据美国总统特朗普设定的"互惠关税"90天宽限期,若7月9日前未能达成协议,欧盟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可能面临最高50%的关税,而欧盟此前暂缓实施的针对美国商品的贸易报复性措施也可能随之启动。

美欧贸易关系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纽带之一,其贸易规模占全球商品贸易的三成。据欧洲理事会数据,2024年双方商品与服务贸易总额预计达1.68万亿欧元(约合1.98万亿美元),其中医药产品、道路车辆和石油产品为贸易主力。尽管欧盟在商品贸易中保持1980亿欧元顺差,但服务贸易逆差达1480亿欧元,整体净顺差约为500亿欧元。特朗普政府多次指责这一关系"不公平",认为欧盟在贸易中占美国便宜。

贸易类别 欧盟顺差/逆差(亿欧元)
商品贸易 1980
服务贸易 -1480
整体净顺差 500

当前谈判进展显得尤为谨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明确表示,90天宽限期内"不可能"达成详细协议,目标仅是达成"原则性协议"。欧盟贸易专员塞夫乔维奇则称在华盛顿的磋商"富有成效",强调"达成良好且雄心勃勃的跨大西洋贸易协议"仍是目标。相比之下,美国财长贝森特对最后期限前达成协议的态度更为保守,仅表示"将看看能对欧盟做些什么"。

专家分析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短期内达成全面协议的可能性较低。前美国驻欧盟大使加德纳指出,最终协议可能类似美英贸易协定,以基础性条款为主,而非数千页的详细文本。Teneo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尼克尔分析,欧盟的最佳结果是达成广泛框架协议,接受美国10%基准关税,为后续行业豁免谈判争取时间。但他同时提醒,即便达成此类安排,未来仍可能面临美国政策反复的风险,"协议仍将是激烈谈判的主题,特朗普改变主意或转向其他方向的可能性始终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的报复措施将严格遵循美方行动节奏。尼克尔判断,除非特朗普下周正式实施全面关税,否则欧盟不会启动反制。即便如此,欧盟仍可能保持谨慎态度,避免贸易战全面升级。这场牵动全球经济的谈判,正进入最后的关键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