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貿易談判進入關鍵期,全球經濟焦點聚焦
全球貿易的焦點目前集中在美歐之間的關鍵談判上。美國對歐盟商品全面加徵關稅的最後期限即將到來,雙方尚未就貿易協議達成一致。根據美國總統特朗普設定的"互惠關稅"90天寬限期,若7月9日前未能達成協議,歐盟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可能面臨最高50%的關稅,而歐盟此前暫緩實施的針對美國商品的貿易報復性措施也可能隨之啓動。
美歐貿易關係是全球最重要的經濟紐帶之一,其貿易規模佔全球商品貿易的三成。據歐洲理事會數據,2024年雙方商品與服務貿易總額預計達1.68萬億歐元(約合1.98萬億美元),其中醫藥產品、道路車輛和石油產品爲貿易主力。儘管歐盟在商品貿易中保持1980億歐元順差,但服務貿易逆差達1480億歐元,整體淨順差約爲500億歐元。特朗普政府多次指責這一關係"不公平",認爲歐盟在貿易中佔美國便宜。
貿易類別 | 歐盟順差/逆差(億歐元) |
---|---|
商品貿易 | 1980 |
服務貿易 | -1480 |
整體淨順差 | 500 |
當前談判進展顯得尤爲謹慎。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明確表示,90天寬限期內"不可能"達成詳細協議,目標僅是達成"原則性協議"。歐盟貿易專員塞夫喬維奇則稱在華盛頓的磋商"富有成效",強調"達成良好且雄心勃勃的跨大西洋貿易協議"仍是目標。相比之下,美國財長貝森特對最後期限前達成協議的態度更爲保守,僅表示"將看看能對歐盟做些什麼"。
專家分析
業內專家普遍認爲,短期內達成全面協議的可能性較低。前美國駐歐盟大使加德納指出,最終協議可能類似美英貿易協定,以基礎性條款爲主,而非數千頁的詳細文本。Teneo諮詢公司董事總經理尼克爾分析,歐盟的最佳結果是達成廣泛框架協議,接受美國10%基準關稅,爲後續行業豁免談判爭取時間。但他同時提醒,即便達成此類安排,未來仍可能面臨美國政策反覆的風險,"協議仍將是激烈談判的主題,特朗普改變主意或轉向其他方向的可能性始終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歐盟的報復措施將嚴格遵循美方行動節奏。尼克爾判斷,除非特朗普下週正式實施全面關稅,否則歐盟不會啓動反制。即便如此,歐盟仍可能保持謹慎態度,避免貿易戰全面升級。這場牽動全球經濟的談判,正進入最後的關鍵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