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屋署打击公屋滥用行为,节省建筑费87亿港元

香港房屋署署长李佩诗在香港房屋委员会(香港房委会)公开例会上表示,自本届政府上任至今年五月底,香港房屋署已收回约8700个单位,节省相应的建筑费达87亿港元。香港房委会2025年一月推出“举报滥用公屋奖”,截至今年三月底,接获的约3900宗举报中,约1700宗选择参与奖励计划,经筛选后,有约700宗举报可进一步跟进。

公屋单位落成及申请情况

在2024/25年度,香港房委会共有约23000个单位落成,包括约9000个公屋单位和14000个资助出售单位。预计2025/26年度将有约28000个单位落成,较2024/25年度增加20%。截至2025年三月底,约有116400宗一般公屋申请,以及约86300宗配额及计分制下的非长者一人申请。与最高位的156400宗(截至2020年九月底)及143700宗(截至2015年十二月底)比较,一般公屋申请及非长者一人申请的数目分别大幅下降26%及40%。

打击滥用公屋措施

香港房屋署通过与土地注册处建立的资料比较及核对机制,已完成第二轮2024年四月申报周期的25万住户的查册,发现约3300户拥有香港住宅物业,并按序跟进租约/检控行动。第三批2024年十月申报周期的查册及相关的租约/检控行动正进行中。而在2025年四月第四轮须要申报的21万住户中,已收回超过99%的申报表,香港房屋署会审慎处理仍未交表的个案,并以不同方法联络租户,查证他们有否蓄意拒绝申报或滥用公屋的行为。

香港房屋署已与中国内地多个省市的房产登记机构建立沟通机制,加强交流和合作,以查核租户是否在内地拥有住宅或非住宅物业。

简约公屋及房屋阶梯完善

为填补短期公营房屋供应不足的缺口,并改善居住于不适切居所的市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本届香港政府主导兴建“简约公屋”,全部约三万个单位将会在2027年内完成。

本期“出售居者有其屋计划(居屋)单位2024”(“居屋2024”)推售合共超过7800个单位,并已于今年五月底开始拣楼,目前看来整体销售速度比“居屋2023”同一阶段快约四分之一,反映申请者对资助出售单位的需求持续殷切。

香港房委会由下一期居屋起,将绿白表的配额比例由40:60调整至50:50。同时,从今年十月一日起,让正缴交额外租金的公屋富户在自愿迁出单位后可保留“绿表资格”四年。

青年发展及智慧屋邨管理

为增加青年成功购买资助出售单位的机会,香港房委会会由下一期居屋起为40岁以下申请购买居屋单位的白表青年家庭及一人申请者分派多一个抽签号码。而在第二市场方面,香港房委会亦已由“白居二2024”起,大幅增加1500个配额至6000个,并将新增配额全数拨予40岁以下的青年家庭及一人申请者。

为鼓励和支持青年实践创业梦想,香港房委会于2024年推出“共筑・创业家”计划,在旗下商场向青年提供免租金商铺,让他们试行创业计划。今年更升级及扩展计划,推出“共筑・创业家2.0”,提出创业阶梯租金优惠,更扩展到私营商场,让商界伙伴携手协助青年创业家,向他们提供更多创业机会。

为提升公屋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房委会亦积极透过创新科技推动智慧屋邨管理,配合今年“共筑‧智能”的主题,提升屋邨管理效率及服务质素、加强屋邨保安、优化环境清洁、加快处理公共设施的维修保养等工作。

智慧建造与工地管理

为加快建屋速度,香港房委会会继续应用创新建筑科技,在现有「组装合成」MiC建筑法的技术基础上持续优化,并且将科研成果落实及应用在工程项目上。由2025/26年度起,房委会于设计及规划新建项目中,应用第二代“组装合成”建筑法(MiC 2.0)。

香港房委会亦持续扩大应用建筑信息模拟,在公营房屋的规划、设计及施工过程中提升工作效率,简化决策过程;利用手机和应用程式进行工地监管,简化工程人员整理文件流程;引入建筑机械人,提供额外劳动生产力,并提升建筑安全;在屋宇装备使用机电装备合成法,透过标准化模拟的设计,以缩减现场安装工时;以及在验收时利用“移动测绘系统”,提升检测施工瑕疵效率等。

香港房委会于2022年已成功自主研发“智筑目”项目资讯管理及分析一站式平台,运用云端科技,结合三维数码地图、数码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系统会自行整合大数据,展示公营房屋发展项目资讯,以提升数据分析能力与效率。目前,此平台已在五个施工中工地实际应用,预计至2025/26年度将扩展应用至15个已进入施工阶段的工地。

此外,香港房委会在2028/29至2032/33年度落成的单位,至少50%采用“设计及建造”采购模式兴建。香港房屋署正研究MiC直接采购方案,拟于2026年第一季启动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