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电子产业市场分化,AI Server需求强劲而其他终端产品增长乏力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最新调查,2025年全球电子产业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现象。数据中心建设推动的AI Server需求表现突出,而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和电视等终端产品因高通胀、创新不足和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而普遍面临增长困境。预计到2026年,电子产业的增长动能将进一步放缓,进入低速成长的调整期。
2025年电子产业链普遍出现了提前拉货现象,Server、平板、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和汽车的出货动能从下半年的传统旺季转移到了上半年,导致全年出货比例接近50:50。这种趋势虽然短期内助力了厂商的营收,但也为下半年带来了订单量萎缩和高渠道库存去化的压力。
产品类别 | 2025年出货量变化 |
---|---|
AI Server | 年增逾20% |
智能手机 | 持平去年或年增1~2% |
笔记本电脑 | 持平去年或年增1~2% |
电视 | 年减1.1% |
可穿戴设备 | 负成长2.8% |
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估,2025年AI Server的出货量将年增逾20%,随着云服务提供商(CSP)集中资本支出在NVIDIA高阶GPU与自研ASIC芯片上,这将进一步排挤通用型Server的采购预算。与此同时,与云端AI的火热相比,应用于终端装置的边缘AI话题已明显降温。尽管品牌厂尝试在终端产品中加入AI功能,目前仍停留在话题营销阶段,尚待杀手级应用出现。
2026年电子产业展望
展望2026年,预计多数消费性产品的出货量将持平前一年或仅温和增长1%左右,可穿戴设备与汽车市场可能面临衰退。即便是近期表现强劲的AI Server,经历两年的高速扩张和高基期效应后,明年的成长速度也将放缓。根据目前情况评估,2026年的电子产业将面临挑战,需要等待技术突破或真正能打动消费者的应用出现,才能迎来下一波增长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