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竞争加剧,亏损面扩大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尽管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政策拉动了国内汽车消费的温和回暖,但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导致厂家与经销商降价换销量,陷入“销量涨收入不涨、收入增利润不增”的困局。传统品牌普遍存在价格倒挂现象,新车业务严重亏损,经销商资金周转困难,流动性紧张问题蔓延至整个流通行业。经销商对2025年的总体趋势判断为微增长或持平,但增长预期不及去年年底。

经销商对主机厂满意度下滑

调查显示,汽车经销商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64.7分,较2024年底大幅下降。价格倒挂幅度加大,经销商利润空间被吞噬,资金压力加剧,库存承受力减弱。厂家对基础任务目标达成的奖励缩水,付出与回报失衡,导致经销商对主机厂的满意度明显下降。

销售目标完成情况

2025年上半年,仅30.3%的经销商完成销售目标,目标完成率低于70%的经销商占比29.0%,目标完成率高于70%不足100%的经销商占比40.7%。豪华品牌目标完成率略好于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合资品牌中完成70%及以下目标的经销商占比高于豪华/进口品牌及自主品牌。

经销商亏损面增加

2025年上半年,汽车经销商亏损比例上升至52.6%,持平比例17.5%,盈利比例29.9%。新能源独立品牌的经销商经营状况好于传统燃油车品牌。新能源独立品牌经销商的盈亏情况分别为:盈利占比42.9%,持平占比22.7%,亏损占比34.4%;传统燃油车品牌经销商的盈亏情况分别为:盈利占比25.6%,持平占比15.8%,亏损占比58.6%。

经销商类型 盈利占比 持平占比 亏损占比
新能源独立品牌 42.9% 22.7% 34.4%
传统燃油车品牌 25.6% 15.8% 58.6%

毛利构成

在经销商的毛利构成中,新车、售后和金融保险的毛利贡献分别为-22.3%、63.8%和36.2%。新车销售毛利贡献仍为负数,且新车亏损进一步加剧。售后服务毛利贡献略有增加,而金融保险的毛利贡献则出现一定程度回落。新能源独立品牌4S店在新车、售后和金融保险的毛利贡献分别为16.8%、54.0%和17.0%。

新车金融渗透率回落

新车金融渗透率较2024年明显回落,尤其是商业银行汽车消费金融产品的停售与调整,价格敏感型需求收缩导致渗透率下降。2025年上半年,新车销售的金融渗透率从去年的69.1%降至62.8%。

厂家返利政策需优化

厂家对经销商设置了多种返利形式,返利周期集中在2-3个月,部分实施季度考核的厂家,返利周期超过3个月。建议厂家简化返利政策,实施单一的月度考核,不再设季度、年度考核目标,实现2个月内兑现返利,取消返利使用的限定条件。

经销商面临的主要压力和挑战

上半年有74.4%的汽车经销商有不同程度的价格倒挂,43.6%的汽车经销商价格倒挂幅度在15%以上。严重的价格倒挂,吞噬了经销商的流动资金,导致经销商普遍反映资金压力大,特别是传统燃油品牌经销商,价格倒挂导致新车业务亏损严重。新能源独立品牌经销商面临的压力主要是售后产值低,投资回收期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