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推进低空经济发展,首批“监管沙盒”试点项目获批

港府正在积极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首批“监管沙盒”试点项目共收到72个申请,其中38个已获得批准。根据民建联立法会议员葛珮帆的说法,已有22个获批项目成功落地。在未获批的项目中,有8个涉及载人飞行,随着相关法例于7月中生效,香港政府正在与这些项目逐一联系,探讨试飞的可能性,并希望在年内至少落实一至两个项目。

葛珮帆透露,香港政府计划在明年上半年推出第二期“监管沙盒”试点项目,并认为两期试点后可以直接进入商业运营阶段。

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提出多项建议

葛珮帆作为创会会长的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针对低空经济发展提出了12个范畴、45项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全面制定香港低空经济发展策略、成立“低空管理局”、在政府内部设立“低空城市治理共用平台”、建设香港低空交通管理平台(UTM)等。葛珮帆强调,尽管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曾表示要推动香港成为低空经济的全球领导者,但目前政府尚未有具体的实施文件,因此她认为制定顶层设计是最为紧急的任务,以便业界能够了解港府的全面发展策略。

跨境货运航线与通关安排

联盟副会长、港大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客席教授邓淑明建议,将15分钟内可连接机场的屯门内河码头相关的海关及物流设施配套,改造成为低空经济物流运输中心,并让香港国际机场高空货运与正在建设的大湾区低空物流链对接。她提出,将航空货运中的高附加值、急时效货物转至中型无人机并配合冷链运输,实现同日到达市场,拓展餐饮、高端食材等市场机会。例如,新鲜的日本鱼生抵达香港机场后,可以运用无人机送到大湾区各地,当晚就可以上桌。

法规与监管建议

在法规与监管方面,联盟建议所有无人机必须使用政府的空间数据共享平台,并接入政府的“低空交通管理平台”。同时,建议在2026/27年度预留“平台”的立法时间表及启动资金。此外,联盟还建议设立低空经济科研基金、推动发展低空经济保险服务,并与内地相关单位合作制定低空经济标准。

联盟还提出了打造“低空+文旅”的新旅游模式,包括启德邮轮码头低空维港游、地质公园、千岛湖等低空旅游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