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推進低空經濟發展,首批“監管沙盒”試點項目獲批
港府正在積極推動低空經濟的發展,首批“監管沙盒”試點項目共收到72個申請,其中38個已獲得批准。根據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的說法,已有22個獲批項目成功落地。在未獲批的項目中,有8個涉及載人飛行,隨着相關法例於7月中生效,香港政府正在與這些項目逐一聯繫,探討試飛的可能性,並希望在年內至少落實一至兩個項目。
葛珮帆透露,香港政府計劃在明年上半年推出第二期“監管沙盒”試點項目,並認爲兩期試點後可以直接進入商業運營階段。
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提出多項建議
葛珮帆作爲創會會長的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針對低空經濟發展提出了12個範疇、45項建議。這些建議包括全面制定香港低空經濟發展策略、成立“低空管理局”、在政府內部設立“低空城市治理共用平臺”、建設香港低空交通管理平臺(UTM)等。葛珮帆強調,儘管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曾表示要推動香港成爲低空經濟的全球領導者,但目前政府尚未有具體的實施文件,因此她認爲制定頂層設計是最爲緊急的任務,以便業界能夠了解港府的全面發展策略。
跨境貨運航線與通關安排
聯盟副會長、港大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客席教授鄧淑明建議,將15分鐘內可連接機場的屯門內河碼頭相關的海關及物流設施配套,改造成爲低空經濟物流運輸中心,並讓香港國際機場高空貨運與正在建設的大灣區低空物流鏈對接。她提出,將航空货运中的高附加值、急時效貨物轉至中型無人機並配合冷鏈運輸,實現同日到達市場,拓展餐飲、高端食材等市場機會。例如,新鮮的日本魚生抵達香港機場後,可以運用無人機送到大灣區各地,當晚就可以上桌。
法規與監管建議
在法規與監管方面,聯盟建議所有無人機必須使用政府的空間數據共享平臺,並接入政府的“低空交通管理平臺”。同時,建議在2026/27年度預留“平臺”的立法時間表及啓動資金。此外,聯盟還建議設立低空經濟科研基金、推動發展低空經濟保險服務,並與內地相關單位合作制定低空經濟標準。
聯盟還提出了打造“低空+文旅”的新旅遊模式,包括啓德郵輪碼頭低空維港遊、地質公園、千島湖等低空旅遊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