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發佈研報:AI算力、半導體設備和必需消費品成三大投資主題

華爾街金融巨頭摩根士丹利近日發佈研報,基於對行業領導者的深度調研,總結出當前及未來12個月左右股票市場的三大核心投資趨勢,並彙總出有望獲得超額收益的三大中長期投資主題:AI算力產業鏈領軍者和軟件巨頭、受益於特朗普政府政策的半導體設備主題,以及受益於消費鏈分裂的必需消費品主題。

AI算力產業鏈與軟件巨頭

全球AI算力需求持續井噴式擴張,美國政府主導的AI基礎設施投資項目愈發龐大,科技巨頭不斷投入建設大型數據中心,對英偉達、臺積電與博通等AI算力產業鏈公司的股價構成“超級催化”。Bloomberg Intelligence彙編的分析師預期顯示,谷歌、微軟、Meta和亞馬遜今年在AI算力基礎設施上的支出將超3500億美元,預計2024年同比增長接近50%。

大摩的企業調研數據顯示,科技企業AI相關資本開支佔比在2025年有望達到28%,而2023年僅爲12%。約30%企業代碼實現基於AI的生成,廣告/客服領域轉化率提升至少10%。

年份 AI相關資本開支佔比
2023年 12%
2025年 28%

“大而美”法案與“製造業迴流美國”

特朗普政府主導的“大而美”法案(OBBBA法案)有望在未來十年推動美國製造型企業自由現金流預期大幅上調。同時,關稅政策和稅收減免推動的“供應鏈轉移至美國”及“製造業迴流美國”對美國本土工業設備和半導體設備領軍者構成重大利好。

半導體設備領域作爲AI大浪潮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有望長期受益。全球AI芯片需求旺盛,預計持續至2027年,芯片製造商如臺積電、三星、英特爾將全面擴大產能,帶動半導體設備採購規模大舉擴張。

分裂的消費鏈

大摩在研報中表示,受益於AI大浪潮、關稅推動的製造業迴流美國等結構性增長和旺盛需求的公司業績指引普遍超預期,而受消費者削減可選支出或成本上漲衝擊的公司則前景與業績指引偏弱。大摩分析團隊更青睞必需消費品板塊,相對迴避可選消費。

調研顯示,高收入與低收入消費者在非必需消費上出現背離,但都選擇優先購買食品、日用品等必需品,而削減可選開支,使得必需品企業的銷售額相對有保障甚至出現小幅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