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人工智能技术有望为标普500指数带来高达16万亿美元市值增长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预测,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将显著提升生产率并支持经济增长,可能为标普500指数带来最高16万亿美元的市值增量。
摩根士丹利全球主题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主管斯蒂芬·伯德(Stephen Byrd)解释了该行预测数据的推导逻辑。研究团队采用了“从微观到宏观”的深度拆解方法,从“任务与职业”层面出发,基于AI公司Anthropic的“经济指数”进行分析。该指数系统梳理了美国劳工统计局定义的所有职业任务,并评估了每项任务被AI“自动化替代”或“增强辅助”的可能性。
研究团队进一步将任务与具体职业关联,并匹配到标普500成分股公司,分析不同企业的职业构成与AI应用潜力,最终形成市值影响的测算模型。
AI应用的行业影响
研究发现,AI的应用已覆盖广泛的职业领域,其中“高AI增强潜力职业占比高”的企业将获得最大收益。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必需消费品分销与零售、房地产管理、交通运输等行业。在这些领域,AI驱动的生产率提升所带来的收益可能超过其2026年预期盈利的100%。
据估算,标普500成分股公司每年通过AI可节省成本约9200亿美元,这一数字相当于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总薪酬支出的41%,约占该指数2026年预期税前盈利的28%。这种效率提升预计将对各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最终可能为标普500指数带来13-16万亿美元的市值增长,接近其当前总市值的四分之一。
AI技术的应用与转型
尽管多数成本节省预计来自薪资缩减,但报告明确区分了“全面自动化”与“任务层面增强”的差异。智能体AI(Agentic AI)更可能重新分配任务,而非直接淘汰岗位;而人形机器人等实体AI(Embodied AI)则在物流、实体零售等行业构成更直接的岗位替代风险。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提醒,AI技术的全面应用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时间。企业初期更可能通过“自然减员”与“流程优化”实现AI落地,而非立即大规模裁员,尤其是在“客户对接岗位直接影响营收”的行业。报告还预测,全新职业类别将随之涌现,例如首席AI官、AI治理专家等。
对投资者而言,AI不再是投机性主题。其潜在成本节省规模极为可观,有望在本十年下半叶成为推动美国企业盈利增长的最强劲动力之一。随着AI革命逐步推进,它将重塑企业格局——通过提升生产率、助推盈利高速增长,或许能为当前的高估值提供合理支撑。不过,这一转型过程大概率是渐进的,企业需在“AI应用收益”与“维持员工稳定、客户关系”之间寻求平衡。
AI节省成本估算 | 数值 |
---|---|
标普500成分股公司每年节省成本 | 9200亿美元 |
占总薪酬支出比例 | 41% |
占2026年预期税前盈利比例 |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