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季度欧洲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下降9%,三星、苹果、小米位列前三
根据Canalys(现并入Omdia)的最新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欧洲(不含俄罗斯)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9%,降至2870万部。这一下降趋势使得欧洲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表现最差的区域。
在厂商排名方面,三星以1030万部的出货量稳居榜首,尽管同比下滑了10%。苹果以690万部位居第二,同比下降4%,而小米以540万部的出货量排名第三,同比增长超过50%,特别是在意大利市场表现强劲。摩托罗拉和荣耀分别以150万部和90万部的出货量位列第四和第五,同比下降18%和同比增长11%。
厂商 | 出货量(万部) | 同比变化 |
---|---|---|
三星 | 1030 | -10% |
苹果 | 690 | -4% |
小米 | 540 | +50% |
摩托罗拉 | 150 | -18% |
荣耀 | 90 | +11% |
市场分析
Canalys高级分析师Aaron West指出,2025年上半年欧洲智能手机产业面临终端需求疲软和渠道库存策略保守的双重挑战。欧盟生态设计与能效法规的生效对厂商造成了影响,尽管厂商已准备多年,但渠道普遍拒绝承担过多库存,导致提前备货的意愿未能实现。
Canalys高级分析师Runar Bjørhovde提到,2025年第二季度市场影响力继续向前五大厂商集中,合计市场份额达到87%,反映了差异化品牌和规模对于厂商打造盈利且可持续商业模式的重要性。然而,渠道内部竞争依然激烈,电信运营商、零售商、电商平台以及直销渠道(D2C)都在争夺和留住用户。
Canalys对8000名欧洲消费者的调研发现,消费者选择直营渠道主要是出于希望直接与品牌互动以及对更好的客户服务的认知,而选择开放市场渠道则更多出于价格因素。尽管如此,运营商仍然是厂商进入市场的重要途径,并且在推动5G和eSIM智能手机普及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市场预测
Bjørhovde继续表示,尽管欧洲智能手机市场正经历艰难时期,但预计到2026年将重回增长,主要受益于低端设备的更换需求以及逐渐成熟并开始吸引消费者兴趣的AI应用。然而,对长期增长的预期依然温和,预计到2029年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1.7%。行业参与者必须清楚了解客户购买的原因和方式,理解购买路径如何随着动机的转变而演变,这对于厂商明确在何处以及如何影响消费者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