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发布《全球股票策略更新报告》:AI板块成美股核心驱动力,短期需警惕通胀与估值风险
摩根大通在其最新发布的《全球股票策略更新报告》中指出,尽管面临关税、移民等增长阻力,美股企业依靠AI技术快速渗透、强劲的资本支出和韧性消费实现了健康的盈利增长。报告同时提醒,短期需警惕通胀反弹和高估值风险,而中长期则看好AI和政策红利下的市场潜力。
美股盈利强劲但短期承压
报告认为,美股企业盈利增长的核心支撑来自四个方面:
支撑因素 | 详细情况 |
---|---|
AI加速落地 | AI技术渗透推动效率提升,成为盈利增长关键引擎。 |
资本支出(Capex)强劲 | 企业投资意愿旺盛,为长期增长奠基。 |
消费者韧性 | 美国消费者支出同比增长4.1%,其中可选消费增长5.3%,Z世代/千禧一代消费增长7.0%。 |
美元走弱 | 利好出口企业,间接提振盈利。 |
《宏伟法案》(OBBBA)的前期支出落地,也在部分抵消关税与移民带来的增长阻力。
然而,报告也指出了短期三大风险:
风险因素 | 详细情况 |
---|---|
高仓位与高估值 | 投资者仓位处于高位,市场估值偏贵,高贝塔股投机行为加剧。 |
通胀反弹压力 | 关税引发的通胀开始抬头,可能限制美联储降息路径。 |
季节性弱势 | 9-10月是历史上美股表现较弱的时段。 |
摩根大通建议,投资者可通过期权工具对冲CPI风险。
AI板块:占标普500市值43%,成绝对核心驱动力
标普500中约30只AI相关股票,合计占据指数43%的市值,且自2022年11月ChatGPT推出以来,几乎贡献了标普500全部收益与大部分盈利增长。
过去一年,这些AI企业在资本支出与研发(R&D)上合计投入约8000亿美元,且未来12个月投资支出预计增长33%。
摩根大通旗下“AI/数据中心/电气化”篮子(JPAMAIDE指数)始终领跑市场,若该指数跌破50日均线,或引发更广泛的市场回调。
消费与回购:美股的“双支柱”
美国消费者当前处于近60年最佳财务状态,家庭债务与资产比率降至1960年代以来最低水平。报告预计,未来降息将成为消费催化剂。
标普500股票回购公告规模年初至今已达9580亿美元,远超过去三年同期6440亿美元的均值,叠加7000亿美元股息,股东总回报规模已超过澳大利亚、韩国、意大利等多数国家的股市总市值。
通胀与政策:OBBBA法案托底,CPI成短期关键
摩根大通proprietary通胀领先指标(PM Quantitative Inflation Index,QI)显示,美国通胀存在回升趋势,而关税对耐用品通胀的影响已开始显现。若8月CPI数据高于预期,当前“金发女孩”市场格局或面临调整。
《宏伟法案》(OBBBA)的前期支出落地,成为抵消增长阻力的关键。报告预计,2025-2026年该法案将带来3730亿美元新增赤字支出,重点投向AI、数据中心、电气化与国防领域。
投资策略:短期防御,中长期聚焦AI与优质成长
摩根大通建议,短期规避高贝塔,关注低波动与通胀受益股。中长期则看好AI板块,预计2026年初标普500有望升至7000点。
风险提示包括长期利率上行、高贝塔股回调和AI板块波动。